[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船舶柴油机余热的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6971.1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8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龙卷久;陈敬东;江春联;皮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1D15/10;F01K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3 安徽省安庆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船舶 柴油机 余热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船舶柴油机余热的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自1973 年世界发生石油危机以来,加上环境污染的加剧,节能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船舶柴油机废气的排放,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许多人致力研究的课题。
就燃料大户船舶而言,目前柴油机余热的利用主要是利用废气涡轮增压器将废气能量转换成扫气空气的压力来提高柴油机的功率和效率,同时利用废气锅炉产生0.5MPa左右的饱和水蒸汽来满足船员的日常生活用水及油舱的加热保温等,却忽略了柴油机冷却水带走了大量热量这一事实。这使得废热的利用不仅不充分,而且不合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船舶柴油机余热的发电系统,该系统能节约燃油的费用,减少对大气污染,同时能减少燃油、淡水的储存量,从而增加了船舶的载货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船舶柴油机余热的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船舶柴油机、用于燃烧船舶柴油机废气的锅炉以及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柴油机所排出的废气通过锅炉进行燃烧蒸发后排出,所述锅筒通过管道并经过循环水泵与预热器相连,所述预热器通过管道经过给水泵与热井相连;
锅筒内的水通过循环水泵先经预热器加热蒸发而变成饱和蒸汽与水的混合物(即未饱和蒸汽),然后进锅炉内进行汽水分离;
分离后的饱和蒸汽进入锅筒,并由锅筒引出,且其中一部分通过蒸汽加热装置进入热井中供全船加热和生活杂用,其余大部分进入汽轮发电机中做功发电。
所述汽轮发电机还连接有凝汽器,并通过凝汽器将汽轮发电机所排的汽冷凝成水。
所述凝汽器还与凝水泵相连,并由凝水泵将凝汽器中的水通过凝水泵泵入热井中,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余热回收得到的收益主要有:节约燃油的费用,减少对大气污染;减少燃油、淡水的储存量,从而增加了船舶的载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船舶柴油机余热的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船舶柴油机1、用于燃烧船舶柴油机废气的锅炉2以及锅筒3,船舶柴油机1所排出的废气通过锅炉2进行燃烧蒸发后排出,锅筒3通过管道并经过循环水泵4与预热器5相连,预热器5通过管道经过给水泵6与热井7相连;
锅筒3内的水通过循环水泵4先经预热器5加热蒸发而变成饱和蒸汽与水的混合物(即未饱和蒸汽),然后进锅炉2内进行汽水分离;
分离后的饱和蒸汽进入锅筒3,并由锅筒3引出,且其中一部分通过蒸汽加热装置8进入热井7中供全船加热和生活杂用,其余大部分进入汽轮发电机中9做功发电。
汽轮发电机9还连接有凝汽器10,并通过凝汽器10将汽轮发电机9所排的汽冷凝成水。
凝汽器10还与凝水泵11相连,并由凝水泵11将凝汽器10中的水通过凝水泵11泵入热井7中,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以某船为例:利用余热汽轮发电机代替柴油发电机时,年节油量即为被替代发电机组每年的燃油消耗量,其耗油量G 可表示为:
G=24PNg×10-6t,
式中:P—为被汽轮机替代的柴油机功率;
N—为每年海上航行有效运行天数;
G—为耗油率(g/kWh)。
以某船的余热驱动的汽轮发电机节油为例。设其功率为300kW,海上航行天数为220d,被替代柴油机的耗油率按175g/kWh计算,则每年可节油约为277.2t按柴油 2800元/t计,可节约燃油费用77.61万元。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未经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69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提高测温精度的电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器皿携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