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6349.0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3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高炳钊;岳汉奇;陈虹;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23/12 | 分类号: | F16D23/12;F16D13/75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离合器 执行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驱动的机械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离合器系统是将手动变速箱离合器的操作自动化。此系统是很多自动变速形式的基础。首先自动离合器是构成AMT(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干式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的一部分。其次,离合器还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的传动系统。尽管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形式各式各样,除了一些采用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耦合装置,多数混合动力系统仍然采用离合器来实现车辆换挡和模式切换等功能。其中核心部分就是自动离合器的执行机构。
自动离合器的执行机构主要有液压和电动两种。但是液压驱动的自动离合器系统需要电机泵、油箱、阀体等一套液压系统,系统复杂。电机驱动的离合器执行机构系统结构相对简单。电机驱动的离合器执行机构采用直流电机作为动力源,常见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减速的装置包括蜗轮蜗杆,丝杠螺母。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传动效率低,导致响应时间长,整车动力性受限。随着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滚珠丝杠[CN100427802C]逐渐成为一种高效、可用于高速重载的场合的传动机构,并且噪音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申请人在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电机驱动的车辆自动离合器系统,申请号201210072569.X]中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离合器控制系统,采用直流电机和滚珠丝杠作为离合器执行机构。然而此机构中没有考虑机构自锁和离合器摩擦片磨损之后的间隙自调整,会导致机构耗电量增加并为控制策略制定带来困难。
本实用新型针对前一个申请的专利中所提到的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中没有涉及到的自锁装置和离合器摩擦片磨损之后的间隙自调整装置加以补充。对于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来说,这两项功能的实现是十分必要的。
汽车离合器结合过程对于接合速度,接合量的要求很高,而且要求汽车离合器执行机构有长时间可靠停留在某一位置的能力即自锁能力。蜗轮蜗杆,丝杠螺母本身具有自锁能力,采用蜗轮蜗杆,丝杠螺母的电动执行机构不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然而滚珠丝杠的逆效率也很高,无法实现自锁。如果只是在电机和滚珠丝杠加装双向逆止器可以达到在任意位置锁止的目的,但是在控制汽车离合器缓慢接合的过程中会发生连续的抖动。
汽车离合器的摩擦片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一定的磨损,汽车离合器完全接合之后膜片弹簧在原有基础之上变形会加大,这就要求离合器执行机构在可以根据汽车离合器摩擦片磨损情况自动调节初始位置,保证汽车离合器摩擦片磨损之后,汽车离合器仍然能够完全接合。
发明内容
现有车用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效率低,响应时间长,控制精度低,寿命短,系统复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车用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解决了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效率低,响应时间长,控制精度低,寿命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车用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主要由电机1、滚珠丝杠螺母、离合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和自锁装置组成,所述的滚珠丝杠螺母一端与电机1连接,另一端与自锁装置连接,滚珠丝杠螺母由滚珠丝杠的螺杆7和滚珠丝杠的螺母18组成;所述离合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安装在滚珠丝杠的螺杆7上,位于电机1与自锁装置之间,所述离合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由调整盘21、平衡弹簧2、装在调整盘21外缘上的调整块3和装在调整盘21侧壁上的调整圆柱20组成;所述自锁装置由单向离合器9和调节压紧装置组成;所述滚珠丝杠螺母、离合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和自锁装置均装在执行机构外壳10内部。
技术方案中所述滚珠丝杠的螺杆7与滚珠丝杠的螺母18形成滚珠丝杠副;滚珠丝杠的螺杆7通过凹槽与电机1的凸起连接,滚珠丝杠的螺杆7的凹槽和电机1的凸起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
滚珠丝杠的螺杆7靠近电机1一端穿过所述调整盘21,调整盘21与电机1之间安装平衡弹簧2,所述调整块3位于调整盘21内部,调整块3和调整盘21之间有调整弹簧4,调整块3在调整弹簧4弹力的作用下有径向向外移动的趋势,所述调整块3边缘有锯齿与执行机构外壳10内壁上的齿相咬合,所述调整圆柱20沿轴向插在调整盘21内并穿过调整块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63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