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线盘专用排线行程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75869.X | 申请日: | 2013-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2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石平;何净;杨树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春德源欣茂铝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3/00 | 分类号: | G05D3/00;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 地址: | 336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线盘 专用 排线 行程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的排线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线盘专用排线行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生产时,通常需要将漆包线卷绕在线盘上。当成品线盘切换带线盘的时候,因成品轴的型号等于或大于带线盘的型号,自然排线的行程就大过带线盘的行程,每次使用带线盘时调整排线行程的位置相当的繁琐麻烦。当带线完成后切换到成品线盘时,需要重新按收线盘型手动调整排线行程位置,如不能一次性调节到位,会出现上盘沿盖排线不良,此不良现象直接影响到客户放线,产生客诉或退货。
另外,由于机台烘炉的特殊性(同炉多头),如因带起线后调整排线行程不及时而造成排线超程断线,其整机相邻头会产生严重的漆瘤,带线的时间越长成品合格率就越低,严重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线盘专用排线行程控制装置,其方便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产品排线不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线盘专用排线行程控制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排线轮组件、排线驱动组件、限位组件及收线组件,所述排线轮组件、排线驱动组件、限位组件及收线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排线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排线轮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顶板、底板及立板,所述顶板通过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排线轮组件包括排线轮、支承座及导向轴,所述排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所述支承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轴上,所述导向轴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固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轴的数量为两个,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排线驱动组件包括排线电机及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排线电机的输出轴固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板活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导向轴平行设置,所述支承座活动套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支承座上开设有与所述丝杆相配合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杆、上行程开关及下行程开关,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固接,另一端与与所述底板固接,所述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杆上的合适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收线组件包括收线轴及收线电机,所述收线轴的一端与所述收线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在排线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断线现象,带线效率得到提升,保证了产品质量,减少废品数量,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另外,减少了因排线调整不到位产生的产品排线不良等品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线盘专用排线行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线盘专用排线行程控制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及安装在支撑组件1上的排线轮组件2、排线驱动组件3、限位组件4、收线组件5,其中:
参见图1,支撑组件1包括顶板11、底板12及立板13,顶板11通过立板13与底板12相连。
排线轮组件2包括排线轮21、支承座22及导向轴23,排线轮21转动设置在支承座22上,支承座22滑动设置在导向轴23上,导向轴23的一端与顶板11固接,另一端与底板12固接。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轴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轴23平行设置。
排线驱动组件3包括排线电机31及丝杆32,丝杆32的一端与排线电机31的输出轴固接,另一端与顶板11活动连接,丝杆32与导向轴23平行设置,支承座22活动套设在丝杆32上,支承座22上开设有与丝杆32相配合的螺纹孔(图中未示出),通过丝杆32与支承座22相互配合,将排线电机31输出轴的回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从而实现排线轮21的上下往复运动,起到排线的作用。
限位组件4包括固定杆41、上行程开关42及下行程开关43,固定杆41的一端与顶板11固接,另一端与与底板12固接,上行程开关42和下行程开关43分别安装在固定杆41上的合适位置。
收线组件5包括收线轴51及收线电机52,收线轴51的一端与收线电机52的输出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春德源欣茂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宜春德源欣茂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58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