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5613.9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1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化敏;刘闯;王伟;蒋东杰;关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9/00 | 分类号: | E21D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童冠章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掘进 工作面 临时 支护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炮掘、综掘工作面长期以来没有自动化的临时支护设备,全国国有重点煤矿顶板事故的统计表明,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约占全国煤矿井下顶板事故总死亡人数的20%。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研制出了多种类型的临时支护设备,按结构形式不同主要有:前探梁临时支护、架棚机、自移式巷道支架以及机载锚杆钻机等;按用途不同主要有适合炮掘和适合综掘工作面的;按移动方式不同主要有手动和液压自移两种方式。
目前,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掘进工作面的安全,但是目前大多运用的是手动搬移式掩护式临时支护,支设和搬移临时支护通常是空顶作业,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解决工人在空顶下支设临时支护的不安全问题,不少煤矿自制了简易的前探梁支护。前探梁支护就是在巷道永久支架的顶梁下面安设两根金属前探梁,掘进一段距离后,将前探梁向掘进工作面推出,前探梁与顶板之间用木板、楔子背实,在前探梁掩护之下进行出矸、架棚等作业。前探梁结构比较简单,只需用两根金属探梁,四个吊梁器和一根方木组成。这种支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对巷道顶板条件要求不高,解决了人在空顶下作业保护的问题,操作比较方便,支架可不单占循环时间。但由于其结构上的问题,往往需要人工在掘进工作面进行操作,存在空顶作业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事故,并且效率不高。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设备,可有效解决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安全隐患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架、气缸、挂钩和前探梁,支架有垂直向上均布的4个,支架上部装有对称的2组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挂钩、支撑板、前探梁和气缸,挂钩装在支架上,挂钩下部装有横向水平布置的支撑板,支撑板和支架之间构成垂直于支撑板的滑动通道内有水平布置的前探梁,气缸经连接装置平行装在前探梁内,气缸的活塞杆端部有固定钩。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操作方便、重量轻,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局部剖开)。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气缸、挂钩和前探梁,其特征在于,支架7有垂直向上均布的4个,支架7上部装有对称的2组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挂钩1、支撑板4、前探梁5和气缸8,挂钩1装在支架7上,挂钩1下部装有横向水平布置的支撑板4,支撑板4和支架7之间构成垂直于支撑板的滑动通道12内有水平布置的前探梁5,气缸8经连接装置平行装在前探梁5内,气缸8的活塞杆端部有固定钩3。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支架7为圆弧形;
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9、螺栓11和螺母10,气缸8装在第一固定板6上,第一固定板6经螺栓11与装在前探梁5内部两侧的第二固定板9相连,螺栓11两端有用于固定的螺母10;
所述的挂钩1经上部的压板2固定在支架7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当掘进工作面处于最小控顶距时,在工作面迎头4个支架上分别各设置对称的两组挂钩1(共8组),两组挂钩间距为1.0m,分别距巷道中心线0.5m,将 前探梁5安装在支撑板4上(前探梁5的长轴线方向与掘进巷道的掘进方向一致),并将气缸8活塞杆端部的固定钩17固定于最远离工作面的支架上;当掘进施工至规程要求的最大控顶距后,气缸8充气并拉动固定钩3,从而拉动前探梁向前移动,从而使前探梁前移至掘进工作面壁,达到所需的临时支护安全空间;固定支护工作结束后,将后方的第4个支架下的临时支护的构件前移至新立的第1个支架进行安设,继续进行掘进施工,从而完成一个掘进循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能支撑顶板岩石,保证巷道稳定;
(2)保证工人不在空顶下进行支护作业;
(3)不单独占掘进循环作业时间;
(4)操作方便、灵活、劳动强度低。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简单合理,操作方便、重量轻,工作效率高,安全、高效、可靠,推广前景广,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56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联网RFID全程监控储物柜
- 下一篇:门禁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