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吹管机的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5238.8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明;於斌杰;李善福;徐志茹;沈阳;郝茂德;沈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8 | 分类号: | B65G47/88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吹管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吹管机的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管内吹管机为固定结构,在操作时需要与钢管精确定位对上钢管管腔,且对过来的钢管需要严格控制送过来的力度,一旦过力或送过头就会造成钢管与内吹管机的连接端损坏,如果钢管未送到位又会造成钢管与内吹管机之间存在间隙使风从间隙漏掉,达不到吹管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钢管与内吹管机弹性接触的用于内吹管机的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内吹管机的缓冲装置,包括缓冲部件和设置于缓冲部件上的用于连接内吹管机的安装座,所述缓部部件包括套筒以及设置于套筒内部后端的缓冲弹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套筒内前端且安装座前端伸出所述套筒前端面,所述缓冲弹簧前端紧贴安装座后端面上。
在内吹管机接触钢管的瞬间,安装座间接受力并向移动压缩缓冲弹簧,实现钢管与内吹管机弹性接触,达到缓冲的效果,从而使钢管与吹管机接触力过大时也不会损坏钢管。钢管撤走后,安装座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实现自动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筒壁上沿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筒壁的导向槽,所述安装座后端设置有插入导向槽内并可在导向槽内移动的限位导向杆。
导向槽的长度既为安装座和内吹管机可缓冲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槽为两个,并以套筒中心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后端设置有垂直于导向槽设置的通孔,所述限位导向杆穿过所述通孔且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导向槽上。
两个导向槽保证了安装座沿导向槽来回运动时受力均衡,提高了装置的性能,使其不易损坏,延长了其使用命。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后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限位块上。
作为优选,套筒内部后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对缓冲弹簧进行限位的套筒限位块。
两个限位块的设置可保证缓冲弹簧一直沿套筒长度方向设置,不会跑偏。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前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内吹管机的内螺纹安装孔。内吹管机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后端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用于固定缓冲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通过本缓冲装置实现钢管与内吹管机的弹性接触,确保两者接触时,钢管和内吹管机都不会过力损坏,同时还可以在钢管位置不准的情况下,进行位置补偿;
2、 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3、 使用本装置可大大降低内吹管机和钢管损耗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延长了内吹管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套筒,3-缓冲弹簧,21-导向槽,11-导向杆,12-限位块,22-套筒限位块,13-内螺纹安装孔,23-连接轴,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一种用于内吹管机的缓冲装置,包括缓冲部件和设置于缓冲部件上的用于连接内吹管机的安装座1,所述缓部部件包括套筒2以及设置于套筒2内部后端的缓冲弹簧3,所述安装座1设置于套筒2内前端且安装座1前端伸出所述套筒2前端面,所述缓冲弹簧3前端紧贴安装座1后端面上。套筒2后端设置有连接轴23。安装座1前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内吹管机的内螺纹安装孔13。
套筒2筒壁上沿套筒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筒壁的导向槽21,导向槽21为两个,并以套筒2中心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安装座1后端设置有垂直于导向槽21设置的通孔14,限位导向杆11穿过所述通孔且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导向槽21上。
安装座1后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块12,套筒2内部后端的端面上设置套筒限位块22。缓冲弹簧3两端套设于所述限位块12和套筒限位块2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52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密封的便携式投影仪
- 下一篇:一种分离式保险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