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带防撞板的落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5129.6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3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瞿荣泽;徐子嵬;顾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3/00 | 分类号: | B63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用带防撞板 落水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甲板落水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用带防撞板的落水管。
背景技术
传统船用落水管的下端口会发生滴水现象,由于落水管下端口距离甲板面较高,落水管内的水通过落水管下端口滴落,容易致使甲板面产生漏洞(相当于水滴石穿的现象)。落水管内的水长时间滴落到甲板面,容易形成积水现象,并腐蚀甲板面、致使甲板面掉漆。对甲板面的维修、补漆,不仅增加了经济成本,而且增加了人力成本。
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解决落水管滴水造成甲板面腐蚀、掉漆、产生漏洞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有技术中无法解决落水管滴水造成甲板面腐蚀、掉漆、产生漏洞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带防撞板的落水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船用带防撞板的落水管,所述落水管包括管体1、L形撑角2、防撞板3;
所述L形撑角2的一端与管体1下端连接,另一端与防撞板3连接;
所述管体1下端与防撞板3的距离为25~50mm。
进一步地,所述落水管包括至少两个L形撑角2。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1下端口的内腔内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网图中未示出。
通过本实用新型,在落水管下端安装防撞板3,可以减小水滴滴落的冲击力,可防止水滴落造成甲板面腐蚀、掉漆、产生漏洞的问题,并且管体1下端与防撞板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可以便于取出落水管内的杂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船用带防撞板的落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船用带防撞板的落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包括管体1、L形撑角2、防撞板3;
所述L形撑角2的一端与管体1下端连接,另一端与防撞板3连接;
所述管体1下端与防撞板3的距离为25~50mm。
通过本实用新型,在落水管下端安装防撞板3,可以减小水滴滴落的冲击力,可防止水滴落造成甲板面腐蚀、掉漆、产生漏洞的问题,并且管体1下端与防撞板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可以便于取出落水管内的杂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落水管包括至少两个L形撑角2,根据落水管直径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L形撑角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管体1下端口的内腔内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网。可以阻挡杂物直接从落水管的下端口漏出,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当杂物堆积过多时,从管体1与防撞板3之间的间隔取下可拆卸的过滤网,拿出杂物,再将可拆卸的过滤网安装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5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筒式高压电阻器
- 下一篇:一种防老化耐火复合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