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的鼻腔异物取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74842.9 | 申请日: | 2013-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6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翰京;骆献阳;郑东淑;陈乌娜;刘存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镇***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鼻腔 异物 取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的简易的鼻腔异物取出器。
背景技术
目前,鼻腔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临床中多采用镊子或钩状无进行取出操作,而鼻腔异物一般多见于儿童中,由于儿童自控能力较差,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取出异物,因此,在取出过程中,儿童容易因取出器插入鼻腔而引起的不适而晃动,造成异物脱钩或被取出器损伤鼻腔粘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具有弧形钩结构、不损伤鼻腔粘膜的简易的鼻腔异物取出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简易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和取出部,该手柄一端连接取出部,该取出部末端弯折形成有弧形钩。
进一步的,所述取出部为一取出杆,该取出杆末端弯折一定角度形成所述弧形钩。
进一步的,所述取出部为由一取出杆弯折组成的两段或两段以上的取出段,该多个取出段形成一取出面,该取出面的末端弯曲一定角度形成所述弧形钩。
进一步的,所述取出器包括两根或两根以上末端相连的取出杆,该多根取出杆形成一取出面,该取出面的末端弯曲一定角度形成所述弧形钩。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另一端还设有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为带有螺纹的圆锥形限位部。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在其取出部的末端设置弧形钩,该弧形钩与手柄所在直线间的夹角是可变的,取出部还可设置成具有弧形钩的取出面,取出面的宽度也是可调的,可根据病人鼻腔大小及异物种类、大小及异物与鼻腔的空隙来设置取出部,十分实用;
2、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其取出部可以是一取出杆或是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取出杆等等,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弧形钩采用圆滑的弧形结构,能减少对鼻腔的刺激,提高取物速度、缩短操作时间、从而降低病人的不适和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俯视图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俯视图图(取出面变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简易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包括手柄1和取出部2,该手柄1一端连接取出部2,另一端还设有限位部3。该取出部2为一取出杆,该取出杆末端弯折一定角度形成弧形钩21,弧形钩21的端部设置成圆滑形状以防止损伤鼻腔粘膜。弧形钩21与手柄所在直线的夹角是可调的。另外,限位部3为带有螺纹的圆锥形限位部以便于辅助取出操作。
实施例二
简易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包括手柄和取出部,该手柄一端连接取出部,另一端还设有限位部。该取出部为两取出杆,该两取出杆末端相连且形成一取出面,该取出面末端弯折一定角度形成弧形钩,两取出杆的连接处为圆滑的弧形连接结构以防止损伤鼻腔粘膜。弧形钩与取出面的夹角是可调的。该限位部为带有螺纹的圆锥形限位部以便于辅助取出操作。
实施例三
参照图2、图3,简易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包括手柄1和取出部2,该手柄1一端连接取出部2,另一端还设有限位部3。该取出部2为一取出杆,该取出杆弯折组成的两段取出段,该两取出段形成一取出面,该取出面的末端弯曲一定角度形成弧形钩21,两取出端的连接处为圆滑的弧形形状以防止损伤鼻腔粘膜,弧形钩21与取出面的夹角是可调的。该限位部3为带有螺纹的圆锥形限位部以便于辅助取出操作。另外,取出面的宽度为可变的,可通过改变两取出段之间的距离来调整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参照图4,为取出面宽度变宽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取出部可采用不锈钢铁丝等易形变、耐腐蚀的材质制成,可在使用过程中随时调整其形状以适应临床需求,能减少对鼻腔的刺激,提高取物速度、缩短操作时间、从而降低病人的不适和痛苦。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48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区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经皮内窥镜下椎间融合术的撑开式槽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