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止血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74679.6 | 申请日: | 2013-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8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姜海洋;丛江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海洋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94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镜 止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止血器,其属于妇科专用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腹腔镜在妇科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成熟,现在很多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都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创面大,渗血的机会也多。有时需要像开腹手术一样,使用纱布止血,通常医生会将纱布剪成纱布条,经腹壁戳卡置入腹腔内,以压迫止血。缺点在于操作不方便,也存在遗漏在腹腔内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腹腔镜手术止血操作较困难的不足,提供一种腹腔镜止血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腹腔镜止血器,包括套装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一端设有止血纱布,另一端设有把手;所述止血纱布一端通过设在内管上的固定挡板甲和活动扣板甲安装固定,另一端通过设在外管上的固定挡板乙和设在内管上的活动扣板乙安装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外管实现对止血纱布的推出,使得止血纱布成扩散状平摊开,从而具有一定的面积,可以方便利用止血纱布对创口进行快速止血操作,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将止血纱布遗留在病人体内的危险;反向旋转外管还可以实现对止血纱布进行拧干处理,从而实现止血纱布于腔内的重复利用,增加手术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为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纹连接,可以更好的固定外管与内管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设有防滑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医生对外管进行旋转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活动扣板甲;2、固定挡板甲;3、止血纱布;4、内管;5、活动扣板乙;6、固定挡板乙;7、外管;8、防滑层;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腹腔镜止血器,包括套装并由螺纹连接的内管4和外管7,所述内管4的一端设有止血纱布3,另一端设有把手9;所述止血纱布3一端通过设在内管4上的固定挡板甲2和活动扣板甲1安装固定,另一端通过设在外管7上的固定挡板乙6和设在内管4上的活动扣板乙5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于所述外管7的另一端设有防滑层8,以方便医生手术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旋转外管7使得止血纱布3拧在内管4的外壁上,达到收缩止血纱布3、减小整体直径的目的。然后将止血纱布3由腹腔开口处送入腹腔内,旋转外管7将止血纱布3推向内管4的端部,从而止血纱布3扩散状打开,在腹腔镜视野下,将扩散的止血纱布3于流血的创口进行止血擦拭;如果血流量较大的话,可以旋转外管7将充血的止血纱布3进行收缩拧干处理,然后再推出操作继续利用止血纱布3进行止血,如此反复。上述过程实现了在腹腔镜手术中避免止血纱布3遗留病人体内,并且可以反复进行止血操作的目的。
手术完毕后,可以手动卸下活动扣板甲1和活动扣板乙5,将带血的止血纱布3拆除,对剩余部件进行消毒后,换上新的止血纱布3备用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海洋,未经姜海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4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棱电缆
- 下一篇:一种分层整包机的固定导柱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