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镶嵌高韧性复合陶瓷材料的锤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3947.2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4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超;黄福传;曾辉;毛宇晖;温建平;张海宁;杨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埔县富大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28 | 分类号: | B02C1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424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镶嵌 韧性 复合 陶瓷材料 锤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破碎用锤头,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镶嵌复合陶瓷材料的锤头。
背景技术
水泥、煤矿和采石等领域每年消耗大量的金属材料用于制作破碎工具,最常用的如破碎用的锤头,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高锰钢、超高锰钢、高铬铸铁、多元合金强化钢等,比如超高锰钢的锰含量达到18%,高铬铸铁中的铬含量>11%等。对于提高耐磨材料性能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局限于双金属铸造、嵌铸高合金棒,镶嵌粉末冶金件等范畴,存在产品成本高,资源损耗大的问题,比如双金属铸造是先铸造高铬铸铁成为零件一部分,再熔化另一种金属,通过浇注与高铬铸铁材料复合成为完整的零件;嵌铸高合金棒的方法是浇注金属液体与高合金棒相嵌成型;镶嵌粉末冶金耐磨件也是通过浇注金属液体与预制的粉末冶金件相嵌而成。双金属铸造技术存在出现一定量的废品的问题;嵌铸高合金棒和镶嵌粉末冶金件则是典型的用高成本来改善使用性能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镶嵌高韧性复合陶瓷材料的锤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镶嵌高韧性复合陶瓷材料的锤头,包括采用高锰钢材料铸造成的锤体,其中所述锤体的打击面上分布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复合陶瓷组件,所述复合陶瓷组件由若干不锈钢片和若干陶瓷片叠组成。
上述的一种镶嵌高韧性复合陶瓷材料的锤头中,所述不锈钢片和陶瓷片交替层叠设置。
上述的一种镶嵌高韧性复合陶瓷材料的锤头中,所述复合陶瓷组件通过环氧树脂固定在安装槽内。
上述的一种镶嵌高韧性复合陶瓷材料的锤头中,所述若干不锈钢片和若干陶瓷片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形成复合陶瓷组件。
上述的一种镶嵌高韧性复合陶瓷材料的锤头中,所述不锈钢片的厚度为0.5~1mm。
上述的一种镶嵌高韧性复合陶瓷材料的锤头中,所述陶瓷片的厚度为1.5~2mm。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高锰钢锤体内设置安装槽,再在安装槽内镶嵌由不锈钢片和陶瓷片层叠形成高韧性的复合陶瓷组件,利用陶瓷材料高硬度的特性,显著提高锤体的整体耐磨性能,从而大幅度提高锤头的使用寿命。实验证明,将本实用新型的锤头与普通高锰钢Mn13制成的锤头进行冲击磨损试验,结果为,本实用新型相对磨损量仅是普通锤头的1/5;将本实用新型的锤头用于矿山试块破碎,产生了预期良好的效果,使用寿命达到普通高锰钢锤头的三倍。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工序简单,产品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可用于水泥原料的破碎,煤矿煤块的破碎以及矿石的破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合陶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锤体1、安装槽2、复合陶瓷组件3、不锈钢片4、陶瓷片5。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镶嵌高韧性复合陶瓷材料的锤头,包括采用高锰钢材料铸造成的锤体1,所述锤体1的打击面上分布有若干安装槽2,安装槽2的排列方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定;所述安装槽2内设有的复合陶瓷组件3,所述复合陶瓷组件3由若干不锈钢片4和若干陶瓷片5层叠组成,优选地,所述不锈钢片4和陶瓷片5交替层叠设置。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不规则的层叠排列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陶瓷组件3通过环氧树脂固定在安装槽2内。所述若干不锈钢片4和若干陶瓷片5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形成复合陶瓷组件3。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复合陶瓷组件3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所述不锈钢片4的厚度为0.5~1mm,所述陶瓷片5的厚度为1.5~2mm。这样可以保证两者的结合达到相辅相承的目的。在保证硬度、耐磨通用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整体的强度。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埔县富大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大埔县富大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3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点登录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并行报文路由探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