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测试镀层耐磨性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3663.3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9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婷;李少玲;乔磊;孙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轻工业钟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测试 镀层 耐磨 性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磨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测试镀层耐磨性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模拟手表佩戴过程中导致磨损的试验方法是:使用一个工业用旋转抛光机,其上安装有人造有机材料制造的容器。将试验零件和摩擦材料放入容器中进行滚抛,摩擦材料为由金刚砂颗粒组成的圆柱形或球型研磨元件与加入表面张力剂的清水组成的混合物。
试验需要首先测量手表壳约在一年佩戴期间受到磨损后损失的重量,这个重量损失确定后,就可以定义和得到一个循环的加速磨损试验所持续的时间(一个循环对应一年的有效磨损)。然后用该试验持续时间磨损校准垫片,通过较准垫圈的重量损失来标定每次试验所用摩擦材料的性能,一个加速磨损循环试验后校准垫片的质量损失应为6mg±2mg,且应使用精度为0.1mg的精密天平进行测量。标准垫圈材料为316L不锈钢,硬度:210HV1±10HV1,粗糙度Ra0.4um。
以上传统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是:
1)不能实际模拟手表佩戴过程中的磨损,因为手表在佩戴过程中通常是与衣物等硬度低于镀层硬度的材料产生摩擦。
2)金刚砂较一般镀层(如镀金、镀TiN)硬度高出太多,实际使用中发现,对于硬度相差较大的镀层,折合成一个循环的加速磨损试验所需时间,相差很小,很难区分镀层抗磨损性能,几乎不具备可比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测试镀层耐磨性能的装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具有暂停后保留测试数据的功能,便于试验总时数准确记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型测试镀层耐磨性能的装置,包括:
一机架,
一表壳夹持装置,
以及一设置机架一侧的若干组滚轮组,织物带绕滚轮组形成一闭合回路,
所述表壳夹持装置夹持的待测试表壳与织物带面接触,
在机架上方还设置一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控制盒,以及设置控制盒上的定时器。
优选的,表壳夹持装置包括一加载杆,加载杆端部设置一表夹工装。
优选的,所述加载杆上还设置一标尺刻度。
优选的,所述表壳工装呈“H”型,加载杆端部连接“H”型上部凹口,“H”型下部凹口连接一待测试表壳。
优选的,所述滚轮组包括一加载轮,一对主动轮以及一对附加轮,所述附加轮设置机架最上端,加载轮设置机架最下端,主动轮设置机架中部两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适合电镀层、真空镀层等各种覆盖层的摩擦学性能测试。对不同硬度镀层试验结果明显,易于区别镀层抗磨损性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试验以织物带为摩擦材料,施加以恒定的摩擦力到试验件表面,织物带对工件几何形状有较好的适配性,可以对表壳、表带等复杂形状的零件进行耐磨损性能试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一种改进型测试镀层耐磨性能的装置,包括:一机架1,一表壳夹持装置2,表壳夹持装置2通过一贯通孔与支架连接,以及一设置机架1一侧的若干组滚轮组3,织物带4绕滚轮组3形成一闭合回路,织物带4宽度等于或小于滚轮组的滚轮口,所述表壳夹持装置2夹持的待测试表壳201与织物带4面接触。
表壳夹持装置2包括一加载杆202,加载杆202端部设置一表夹工装203。
表壳工装203呈“H”型,加载杆202端部连接“H”型上部凹口,“H”型下部凹口连接一待测试表壳201。
滚轮组3包括一加载轮301,一对主动轮302以及一对附加轮303,所述附加轮303设置机架1最上端,加载轮301设置机架最下端,主动轮302设置机架1中部两侧,且加载轮301半径最大,附加轮303半径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未经轻工业钟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36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发电装置以及汽车
- 下一篇:双面印制仿蜡纹发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