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承载公交客车前悬挂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3161.0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5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史先松;周保成;赵理想;李娅妮;倪良春;任杰;张立辉;王泽平;刘灿;甘大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公交 客车 悬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前悬挂,特别是一种全承载公交客车前悬挂。
背景技术
汽车悬挂系统就是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减震器组成整个支持系统。悬挂系统应有的功能是支持车身,改善乘坐的感觉,不同的悬挂设置会使驾驶者有不同的驾驶感受。悬挂系统综合多种作用力,决定着车辆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典型的悬挂系统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弹性元件又有板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
目前,常用的全承载公交客车前悬架减震器固定安装形式如图1所示,车架与板簧1通过减震器4连接,减震器4通过上支架6与车架固定,通过下支架5与板簧1固定,其中下支架5采用骑马螺栓2固定在板簧1上表面,采用这种安装结构使得减震器4安装位置较高,缩小公交客车车厢前段走道面宽度,减少了公交车内部使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性能稳定的全承载公交客车前悬挂,解决减震器布置位置限制整车前段入口走道面宽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承载公交客车前悬挂,该前悬挂连接车架和前桥,所述前悬挂包括板簧,该板簧通过骑马螺栓固定在板簧安装座上,车架和板簧之间连接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下端固设在板簧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下端连接有下支架,该下支架通过骑马螺栓固定在板簧安装座下方。
优选地,所述下支架固设有下支架轴,该下支架轴通过开槽螺母及开口销连接减震器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上端通过上支架与车架固定连接,减震器上端与上支架之间采用端盖及自锁螺母进行固定。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减震器采用独立的下支架,下支架通过骑马螺栓固定在板簧安装座的下方,采用这种安装结构使得减震器安装位置较低,增加了车厢前段走道面宽度,有效扩大了公交车内部使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全承载公交客车前悬挂的立体图,示出了减震器的安装位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承载公交客车前悬挂的立体图,示出了减震器的安装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承载公交客车前悬挂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该前悬挂用于连接车架和前桥,前悬挂包括板簧1,该板簧通过骑马螺栓2固定在板簧安装座3上,车架和板簧1之间连接有减震器4,减震器4上端安装孔通过端盖及自锁螺母固定在上支架6上,上支架6采用销轴和螺栓固定在车架上;减震器4下端安装孔通过自锁螺母及开口销固定在下支架轴51上,下支架轴51固设在下支架5内,下支架5通过骑马螺栓2及螺母固定在板簧安装座3下方,保证了在不影响整车通过性的前提下降低减震器下支架5的安装高度。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3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