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托盘及托盘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2287.6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3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岳刚;任树强;简芳芳;刘波;苏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26 | 分类号: | B65D19/26;B65D19/38;B65D19/44;B65D21/03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承载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托盘及托盘组。
背景技术
托盘用于存放货物并可借助叉车将货物运输到特定位置。如中国专利文献记载的“能叉卸货物托盘”,其公开号:CN 201951791 U,该托盘的优点是在确保正常仓储物流同时,能够快速实现货物与托盘快速分离,但很多时候货物需在库房存放一定时间,若将货物直接存放在托盘上,会占用库房大量空间,为了节省空间,需将货物从托盘搬到货架上存放,待使用时再将货物从货架搬到托盘上,再通过叉车将货物输送到目的地,整个过程需花费不少的人力和时间。
在汽车行业中,其零部件的体积和质量相对较大,在运输、周转和存放过程中一般需借助托盘和叉车,比如:蓄电池包,蓄电池包作为电动车的储能部件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但随着电动汽车续航能力不断加强,要求蓄电池包提高供能能力,就此蓄电池包产品设计的体积及质量增大,而目前生产制造、运输、储存过程中需要设计不同盛具,盛具承载强度要求较高;不同型号电池包也需对应不同型号盛具,浪费制造成本;且转载变换复杂。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托盘,能适用于体积较大产品的运输、周转和存放,并能节约成本和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托盘和托盘组,能用于体积和质量较大产品的运输、周转和存放,并能节约成本和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托盘,包括托盘本体和两个支架,两个支架相对设置在托盘本体的两侧且位于托盘本体的下方,
所述托盘本体为矩形框,包括多个横纵交错设置的上横梁和下纵梁,且各上横梁均固定在各下纵梁上,所述上横梁的厚度大于等于叉车叉齿的厚度,且任意相邻两下纵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叉车叉齿的宽度;
所述托盘本体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上横梁和下纵梁之间,且固定板固定在上横梁或下纵梁上,在各固定板上分别设有多个定位孔a。
所述支架包括多个沿下纵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立柱,以及与各立柱下端垂直连接的连接块,所述托盘本体的前部和后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的轨槽宽度与支架的下端宽度相适应,所述导轨和连接块上分别设有多个供插销穿过的销孔。
每一所述上横梁上均设有防滑橡胶垫,进一步防止产品在托盘上滑动。
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托盘连接的调节绑带,所述调节绑带的两端分别设有U形夹,当产品体积较大时,用调节绑带捆绑产品,起到稳定产品的作用。
使用时,将产品放置在托盘本体上,若产品上有孔,用插销依次穿过产品上的孔、固定板上的销孔对产品进行固定,若产品体积较大时,还能通过调节绑带对产品进行捆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盘组,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至任一所述的托盘,各托盘上下重叠设置,且上层托盘两支架的下端分别伸入到下层托盘的同侧导轨中,并通过下层托盘导轨上的销孔和上层托盘连接块上的销孔用插销锁紧在一起,有利于节省库房及运输空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用于体积和质量较大产品的运输、周转和存放,特别适用于不同型号蓄电池包的运输、周转和存放;使用时,将产品放置在托盘本体上,用插销依次穿过产品上的孔、固定板上的销孔对产品进行固定,以防止产品在托盘本体上滑动,若产品体积较大时,还可通过调节绑带对其捆扎固定;上横梁上的防滑橡胶垫也能够防止产品在托盘本体上滑动;
(2)由于托盘左右两支架间的横向跨度较大,使用插销将产品固定后,可直接做生产线流转托盘;
(3)将托盘上下重叠设置形成货架,有利于节省库房及运输空间;
(4)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固定产品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生产线上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托盘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的托盘,包括托盘本体和两个支架,两个支架相对设置在托盘本体的两侧且位于托盘本体的下方,
所述托盘本体为矩形框,包括多个横纵交错设置的上横梁1和下纵梁2,上横梁1和下纵梁2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实施例中,上横梁1的数量为五个,下纵梁2的数量为3个,且各上横梁1均固定在各下纵梁2上,所述上横梁1的厚度大于等于叉车叉齿的厚度,且任意相邻两下纵梁2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叉车叉齿的宽度;方便叉车直接起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22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稀浓度胶水用精密涂布机的涂布头
- 下一篇:沼液脱氨及氨回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