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酱油、醋沉淀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1366.5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7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于金平;姜浩禄;朱立磊;游光福;丁道升;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玉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A23L1/238;C12J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3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酱油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调味品沉淀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酱油、醋沉淀罐。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常规的沉淀罐是由罐体1、进料口2、出料口4和排污口3组成,灭菌处理后的酱油、食蜡经过进料口2进入罐体1内,经过若干时间沉淀分离,酱油、食醋中的蛋白质、大分子糊精、杂质等沉入罐体1的底部,取用时从中间出料口4放出清液,由排污口3放出杂质。但是常规设备在从出料口4放出澄清液时,在泵的抽力下,很容易造成罐内部分沉淀与澄清液一起被抽出,混入清液中,造成产品后期沉淀,不利于维持稳定的产品质量,因此传统沉淀装置的出液方式急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酱油、醋沉淀罐,该沉淀罐不仅能使沉淀时间缩短,还能解决在泵抽澄清液时,沉淀混入清液造成的产品再次沉淀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酱油、醋沉淀罐,包括罐体,在罐体中部设置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管,导流管能够通过出料口进入罐体内,导流管在罐体内的开口位于罐体的中部且朝向罐体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酱油、醋沉淀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管,支管的一端联通导流管在罐体内的开口,支管的另一端朝向罐体的顶部。
导流管垂直于罐体中轴线,支管垂直于导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沉淀罐中,导流管在罐体内的开口位于罐体的中部且朝向罐体的顶部。支管的一端联通导流管在罐体内的开口,支管的另一端朝向罐体的顶部。导流管垂直于罐体中轴线,支管垂直于导流管。导流管或支管的开口朝向罐体的顶部,本设计能使得泵体通过导流管抽取罐体内液体时,只会抽取到上层清液,不会抽入沉淀物,达到沉淀与清液充分分离的目的,不会令产品产生二次沉淀的问题,保证了产品产出质量的恒定高质。并且,由于本沉淀罐的设计能够抽取上罐体内上层清液,不会因沉淀不够充分而吸取下部的沉淀物,因此缩短了原本的沉淀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宜实用,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应在业界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沉淀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进料口;3、排污口;4、出料口;5、导流管;6、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罐体1的中部(即罐底椎体与罐柱体的连接处)设置出料口4,导流管5能够通过出料口进入罐体1的内部,导流管5伸入罐体1内的长度等于罐体1的半径。导流管5在罐体1内的开口位于罐体1的中心部且朝向罐体1的顶部。支管6的一端联通导流管5在罐体1内的开口,支管6的另一端朝向罐体1的顶部。支管6的长度约为5cm。导流管5垂直于罐体1的中轴线,支管6垂直于导流管5。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泵体通过导流管5抽取罐体1内液体时,只会抽取到上层清液,不会抽入沉淀物,达到沉淀与清液充分分离的目的,不会令产品产生二次沉淀的问题。并且,由于本沉淀罐的设计能够抽取上罐体1内上层清液,不会因沉淀不够充分而吸取下部的沉淀物。因此缩短了原本的沉淀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符合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玉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玉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13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稀土氧化物生产线用压滤机
- 下一篇:一种积木玩具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