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C 型光纤活动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71223.4 | 申请日: | 2013-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3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许荣刚;周瑜;卢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珏网络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 地址: | 201406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c 光纤 活动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活动联接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光纤活动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活动连接器(FO Connector)是理想的光纤到户的接入器件,S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由插芯、内壳、外壳、尾管组成。其特点是接入损耗小,可重复使用,操作简便,重复性高,稳定可靠。
S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由于后尾柄的存在使得尾管较长,尾管的长度达到31.5mm,但是对于操作员在不同空间使用效果不同。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机柜空间的减小,光纤活动连接器的长度也趋于缩短减少使用空间的需求,若在空间较小情况下装入光纤活动连接器后会造成光缆弯曲过大,使得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增大,直接影响了产品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狭小空间安装且不会造成光缆弯曲过大的S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S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从内到外依次为插芯、内壳以及外壳,所述外壳的后方为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的长度为12-15mm,所述尾管分为直面段和比直面段细的锥面段,并且所述直面段经内凹的弧面过渡到所述锥面段。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尾管的长度为14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尾管的长度缩减到12-15mm,使得光纤活动连接器能够在狭小空间安装。为了避免尾管在短的情况下不易变形弯曲,将尾管设计分为直面段和比直面段细的锥面段,并且直面段经内凹的弧面过渡到所述锥面段,这样的结构,使得尾管能够在连接光缆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变形弯曲,使得光缆能够渐行弯曲,不致光缆急剧弯曲造成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增大,直接影响了产品的正常使用。
另外,所述外壳上间隔分布有凹槽条。所述凹槽条为沿外壳圆周延展的环状凹槽条。这样的结构,方便了操作人员握持和插拔光纤活动连接器。
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的S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具有在狭小空间安装且不会造成光缆弯曲过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插芯,200-内壳,300-外壳,400-尾管,401-直面段,402-锥面段,403-弧面,500-凹槽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S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从内到外依次为插芯100、内壳200以及外壳300,外壳300的后方为尾管400。
其中,尾管400的长度为14mm。该尾管400分为直面段401和比直面段401细的锥面段402,并且直面段401经内凹的弧面403过渡到锥面段40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尾管的长度缩减到14mm,光纤活动连接器的长度大大减小,使得光纤活动连接器能够在狭小空间安装。为了避免尾管在短的情况下不易变形弯曲,将尾管设计分为直面段和比直面段细的锥面段,并且直面段经内凹的弧面过渡到所述锥面段,这样的结构,使得尾管能够在连接光缆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变形弯曲,使得光缆能够渐行弯曲,不致光缆急剧弯曲造成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增大而直接影响了产品的正常使用。
另外,、外壳300上间隔分布沿外壳圆周延展的环状凹槽条500。这样的结构,方便了操作人员握持和插拔光纤活动连接器。
从上述详细介绍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能够的这种S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具有在狭小空间安装且不会造成光缆弯曲过大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珏网络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珏网络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12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