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电子码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1192.2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5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余端镇;惠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高诠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2/00 | 分类号: | G01C22/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子 码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码表的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机车的电子码表。
背景技术
码表是车与驾驶员进行信息交流的窗口和界面,记载车运行的状态如速度及里程等的仪表。有机械码表和电子码表两种。机械码表易磨损、耐用性差、误差大、灵敏度慢,组装工序繁杂。电子码表克服了机械码表的这些缺点,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码表传感器信号,通过导线将信息输至码表内的ECU处理器,ECU处理器对信息进行处理后,显示在LCD屏上。该传感器外置于码表,设于机车转轴上。从而产生的问题是更换电子码表时,需重新设计电路,更改外壳结构,造成开发周期长,成本高,无法直接替换及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子码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码表替换繁琐、安装过程复杂、成本大、耗时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子码表,包括码表本体,码表本体包括码表支架、码表壳体、显示装置,码表本体内设有控制板,控制板与显示装置连接,控制板上设有ECU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码表支架上设有软轴接口端,软轴接口端一端伸入码表壳体内,软轴接口端伸入码表壳体内的那端固定有磁铁轴,所述码表壳体内设有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ECU处理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板上还设有马达,所述马达与所述ECU处理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上设有LCD屏和指针,所述指针与所述马达连接。
优选地,所述马达为步进电机。
优选地,所述码表壳体与码表支架、显示装置之间均通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板与12V的蓄电池接通。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电子码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电子码表机芯设有传统机械软轴的接口,可以不改变传统机械仪表的结构,具有直接替换传统的机械机芯,改装成电子仪表。代替了电子仪表需更改仪表壳体机构和增加信号传感器的导线连接,使安装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将信号传感器内置于控制板上,磁铁轴设在码表支架上,使信号传感器和磁铁轴均内置于码表壳体内。通过将信号传感器内置于码表壳体代替现有技术中传感器外置于机车上,使码表的替换变得简单易操作。选用ECU控制步进电机全数字仪表,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好、分度均匀、响应快、适应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电子码表的示意图。
图2为新型电子码表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和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子码表,包括码表本体,码表本体包括软轴接口端1、码表支架2、磁铁轴3、码表壳体4、霍尔传感器5、马达7、控制板8、显示装置10,显示装置10上设有LCD屏11和指针(未示出)。
码表壳体4与码表支架2、显示装置10用螺丝固定连接,码表壳体内设有控制板8,控制板8与显示装置10连接,控制板8上设有ECU处理器(未示出),控制板8上还设有霍尔传感器5和马达7,霍尔传感器5、马达7均与ECU处理器连接,码表支架2上设有软轴接口端1,软轴接口端1一端伸入码表壳体4内,软轴接口端1伸入码表壳体4内的那端固定有磁铁轴3。马达7还与显示装置10上的指针(未示出)连接。马达7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能灵敏控制位置、误差小、误差不长期积累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高诠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高诠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11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错装装置
- 下一篇:齿轮端面翘曲变形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