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海钓竿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1029.6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5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顾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97/10 | 分类号: | A01K9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海钓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海钓竿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海钓竿固定支架大多为单体结构制作而成,由于插口与底部的距离是固定的,并不能根据各个杆子的大小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一旦大鱼咬钩,而纺车轮也处于锁紧状态下,就会存在将海钓竿拖走的现象,不仅给垂钓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垂钓的乐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海钓竿固定支架,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套管1,该套管1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管内相通的导槽2,所述导槽2的一侧排列有定位孔槽3,所述的套管1内设有与其活塞滑动配合的导柱4,所述导柱4的一侧设有与其旋接固定的限位拨柱5,所述导柱4与套管1的底面之间设有弹簧6,所述套管1的底部向内弯折出插杆7。
所述插杆7的尾端设有尖头。
所述插杆7的中部焊接有踏脚8。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套管内的深度上下可调,能够根据各型海钓竿做出相应的调整,局限性较低,能够有效的防止大鱼在上钩的过程中将海钓竿拉出套管的现象,降低了由此造成的损失,提高了钓鱼的乐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套管;2.导槽;3.定位孔槽;4.导柱;5.限位拨柱;6.弹簧;7.插杆;8.踏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看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套管1,该套管1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管内相通的导槽2,所述导槽2的一侧排列有定位孔槽3,所述的套管1内设有与其活塞滑动配合的导柱4,所述导柱4的一侧设有与其旋接固定的限位拨柱5,所述导柱4与套管1的底面之间设有弹簧6,所述套管1的底部向内弯折出插杆7。
所述插杆7的尾端设有尖头。
所述插杆7的中部焊接有踏脚8。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套管内的深度上下可调,能够根据各型海钓竿做出相应的调整,局限性较低,能够有效的防止大鱼在上钩的过程中将海钓竿拉出套管的现象,降低了由此造成的损失,提高了钓鱼的乐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技术方案的使用方法作进一步的阐述:
使用时,首先手持套管1,调整好角度后用脚将插杆7踩入到土中,然后将导柱4插入到套管1内并旋接上限位拨柱5,旋接后的限位拨柱5沿导槽2 的方向滑动配合,当滑至适当的位置时,推动限位拨柱5至孔槽3中,即可实现控制套管1深浅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10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