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挡位传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0876.0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7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伍;史春光;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42 | 分类号: | F16H63/4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式挡位 传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位传感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挡位传感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挡位传感器是安装在汽车自动变速器上的一种角度传感器,主要应用在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中,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通过挡位传感器提供的自动变速器换挡轴位置信息实施精确的运动控制,实现变速器拨叉轴的移动换挡和摆动换挡以及离合器的结合。挡位传感器是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测控环节,挡位传感器的测量准确与否决定了自动变速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操控的平顺性。目前,常用的挡位传感器大都属于接触式挡位传感器。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接触式传感器多采用拨片式结构,换挡转动时,拨片与触点相连,由于触点频繁滑动,部件容易产生磨损,导致接触不良,无法保证信号输出的精确性与稳定性,使用寿命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挡位传感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输出信号的精确性与稳定性差且挡位传感器使用寿命短的缺陷,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挡位传感装置后,具有输出信号的精确性与稳定性好且挡位传感器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接触式挡位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传感装置包括换挡拉臂和挡位传感器;
所述换挡拉臂固定连接有磁感应装置;
所述挡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磁感应装置的感应范围内。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挡位传感器连接有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与变速箱壳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换挡拉臂固定连接有磁感应装置,在磁感应装置的感应范围内设有挡位传感器,挡位传感器与变速箱壳体固定连接,挡位传感器与磁感应装置分别独立安装,进行换挡作业时,磁感应装置随换挡拉臂转动,进而导致磁感应装置与挡位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通过挡位传感器接收到磁感应装置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挡位传感器对挡位信息变化的监测,输出信号精确、稳定,且挡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挡位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挡位传感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换挡拉臂,2-挡位传感器,3-磁感应装置,4-传感器支架,5-换挡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非接触式挡位传感装置,包括换挡拉臂1和挡位传感器2,换挡拉臂1固定连接有磁感应装置3,挡位传感器2设置在所述磁感应装置3的感应范围内,挡位传感器2连接有传感器支架4,传感器支架4与变速箱壳体固定连接。
磁感应装置3和挡位传感器2分别独立安装,换挡拉臂1固定连接有换挡轴5,当换挡轴5转动时,换挡拉臂1与磁感应装置3随之转动,磁感应装置3与挡位传感器2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通过挡位传感器2的磁通量随之发生变化,挡位传感器2通过感应磁通量的变化输出信号,间接监测换挡轴5的转动,无触点,有效避免了长时间作用下触点易锈蚀磨损的缺陷,输出信号精确、稳定,且挡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0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