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挡拉臂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0875.6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7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伍;李强;史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挡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换挡拉臂,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箱的传动比调节是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油门开度、车杜以及档位信号等来进行综合调节的,因此在驾驶员拨动操纵杆进行档位调节时,必须要通过挡位传感装置将驾驶员选择的档位信号快速且准确的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如此,电子控制单元才能有效且准确地进行变速箱速比调节,挡位传感器的测量准确与否决定了自动变速箱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操控的平顺性。所述挡位传感装置包括换挡拉臂和挡位传感器。
目前,自动变速器中常用的换档拉臂的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换档拉臂包括Z字型的本体1,本体1包括顶板2和底板3,顶板2和底板3之间连接有连接板4,顶板2上设有可容纳换挡拉索的换挡拉索安装孔5,底板3上设有可容纳换挡轴的换挡轴安装孔6。
所述换档拉臂与挡位传感器连接,当驾驶员操作操纵杆时,操纵杆带动换档拉索,再带动换档拉臂,换档拉臂带动挡位传感器工作。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采用如图1所示的换挡拉臂时,所述挡位传感器只能选择分离式挡位传感器,挡位信号采集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精确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换挡拉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拉臂后,具有便于连接整体式挡位传感器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换挡拉臂,包括Z字型的本体,本体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挡位传感器的凸台。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底板连接有延长部;
所述凸台设在延长部上。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凸台呈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换挡拉臂的本体连接有延长部,延长部上设有凸台,换挡拉臂通过凸台直接与档位传感器连接拉臂相连,当换挡拉臂带动换挡轴转动时,连接拉臂随之转动,结构简单,一体式结构更能精确地反映档位变化。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换挡拉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挡拉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挡拉臂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
1-本体,2-顶板,3-底板,4-连接板,5-换挡拉索安装孔,6-换挡轴安装孔,7-延长部,8-凸台,9-换挡轴,10-连接拉臂,11-挡位传感器,12-挡位传感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换挡拉臂,包括Z字型的本体1,本体1包括顶板2和底板3,顶板2和底板3之间连接有连接板4,顶板2上设有可容纳换挡拉索的换挡拉索安装孔5,底板3上设有可容纳换挡轴的换挡轴安装孔6,底板3连接有延长部7,延长部7位于底板3远离连接板4的一侧,所述延长部7的上表面上设有圆柱形凸台8。
如图3所示,所述换挡拉臂通过换挡轴安装孔6连接有换挡轴9,凸台8连接有连接拉臂10,连接拉臂10连接有挡位传感器11,挡位传感器11通过挡位传感器支架12与变速箱壳体固定连接。
换挡拉臂通过凸台直接与档位传感器连接拉臂相连,当换挡拉臂带动换挡轴转动时,连接拉臂随之转动,结构简单,一体式结构更能精确地反映档位变化。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0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眼镜盒
- 下一篇:一种柔性硅基砷化镓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