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0337.7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茜;徐仁崇;苏艺凡;刘光锐;龚明子;曾冲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润锦龙建材有限公司;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泥 硫酸盐 侵蚀 试验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中规定了浸泡抗蚀性能试验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检验时需要成型18条试块,在成型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成型压力,拆模后分为二组进行养护。由于标准中给出的成型模具为三联模,即每次只可成型3条试块,分为6次进行成型,对6次的成型需要分别施压,难以保证6次的施压的压力和时间完全相同,加大试验结果的离散性,给试验的结果造成影响;且成型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的成型模具,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十八联模(100),其设有十八个第一模槽(110);
抗压试模(200),其定位放置于十八联模(100)之上,其设有十八个第二模槽(210),且第二模槽(210)与第一模槽(110)一一对应;及
压块(300),其放置于抗压试模(200)上,其包括一压块本体(310),该压块本体(310)设置有十八个能分别伸入十八个第二模槽(210)内的凸起(320),该凸起(320)与第二模槽(210)一一对应。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十八联模(100)包括底座(120)、前端板(130)、后端板(140)、上侧板(150)、下侧板(160)、中隔板(170)和十六根隔条(180), 前后二端板(130、140)、上下二侧板(150、160)、中隔板(170)和隔条(180)均放置于底座(120)之上,前后二端板(130、140)和上下二侧板(150、160)围成一中空的区域,中隔板(170)将该区域一分为二,十六根隔条(180)将二区域隔成十八个所述的第一模槽(11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前后二端板(130、140)均设有三个能分别与二侧板(150、160)和中隔板(170)之端部相插接配合的端槽(131、141),上下二侧板(150、160)分别设有八个沿侧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上下侧槽(151、161)且上侧槽(151)和下侧槽(161)相对布置并一一对应,中隔板(170)设有能与上侧槽(151)一一对应的八个第一中槽(171)和能与下侧槽(161)一一对应的八个第二中槽(172),其中八根隔条(180)位于上侧板(150)和中隔板(170)之间且每一隔条(180)之二端部分别与上侧槽(151)和第一中槽(171)相紧配合,另外八根隔条(180)位于下侧板(160)和中隔板(170)之间且每一隔条(180)之二端部分别与下侧槽(161)和第二中槽(172)相紧配合。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抗压试模(200)包括一试模本体(220),试模本体(220)开设有贯穿试模本体(220)的所述的第二模槽(210),十八个第二模槽(210)设为二排且上下间隔布置,位于上排的九个第二模槽(210)与位于下排的九个第二模槽(210)一一对应。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模槽(110)与第二模槽(210)之尺寸和形状均相同。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底座(120)之下侧边设有间隔布置的二限位块(121),所述下侧板(160)靠接在二限位块(121)。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底座(120)之前后二侧部分别设有条形的一前挡板(122)和一后挡板(123),所述前端板(130)顶抵靠接在前挡板(122), 所述后端板(140)顶抵靠接在后挡板(123),且前挡板(122)和后挡板(123)之高度均大于后端板(140)之高度且小于后端板(140)与抗压试模(200)高度之和。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底座(120)之前侧部还固设一螺母(124),所述前挡板(122)和前端板(130)均开设有螺孔,另设有一螺栓(190),该螺栓(190)先后穿过螺母(124)、前挡板(122)之螺孔和前端板(130)之螺孔并将螺母(124)、前挡板(122)和前端板(130)螺接在一起。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润锦龙建材有限公司;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润锦龙建材有限公司;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0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拆电子标签
- 下一篇:车载电装部件的配置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