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夹式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9827.5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2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四通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32;F16K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式蝶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蝶阀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对夹式蝶阀。
背景技术
对夹式蝶阀的蝶板安装于管道的直径方向。在蝶阀阀体圆柱形通道内,圆盘形蝶板绕着轴线旋转,旋转角度为0°-90°之间,可以起到流量调节的作用,当蝶板旋转到90°时,阀门达到最大开度。对夹式蝶阀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只由少数几个零件组成。而且只需旋转90°即可快速启闭,操作简单,同时该阀门具有良好的流体控制特性。蝶阀不仅在石油、煤气、化工、水处理等一般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还应用于热电站的冷却水系统。
对夹式蝶阀的安装一般应当水平安装的,由尾盖支撑在底面上保证管道之间的安装,确保管道之间同轴进而达到密封,但是,现实中对夹式蝶阀在安装的过程中存在着安装困难的问题,往往由于管道本身离底面有一定的距离,进而尾盖无法接着底面,那么在安装过程中就需要通过脚架才能确保稳定安装多有不便,故此,有待于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同时便于安装的对夹式蝶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夹式蝶阀,包括阀体、设在阀体内蝶板、控制蝶板旋转的阀杆以及驱动阀杆的涡轮,所述涡轮一侧设有旋转盘,所述蝶板一侧设有阀座,所述阀体底部固设有尾盖,所述尾盖包括有上尾盖和下尾盖,所述上尾盖和下尾盖之间设有升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夹式蝶阀的蝶板安装于管道的直径方向,通过驱动阀杆控制蝶板的旋转以达到蝶阀的开关与闭合,进而实现对流体的控制,蝶板的正确安装确保蝶阀有效使用,通过在尾盖上整设升降机构在面对较高位安装时,通过调节上尾盖与下尾盖之间的高度无需整加脚架就能保证蝶阀安装的稳定,便于安装,避免因管道与蝶板之间不同轴导致密封性不好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内升降杆以及与所述内升降杆套接的外升降杆,所述内升降杆上至少设有一个卡槽,所述外升降杆铰接有卡扣,所述卡扣与卡槽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升降杆套设有内升降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进行调节高度,卡扣本身可伸缩,通过卡扣配合在不同高度的卡槽内实现高度的调节,内升降杆和外升降杆的设置保证升降机构的有序稳定,卡槽、卡扣简单的锁紧结构保证升降机构的锁紧,简单的升降机构操作方便,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尾盖内设有上凹槽,所述下尾盖内设有下凹槽,所述内升降杆可内置在所述上凹槽内,所述外升降杆可内置在所述下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内升降杆和外升降杆分别内置在上尾盖和下尾盖内,在无需使用升降机构时和原先的蝶阀无明显的区别,当需要使用升降机构时拉动下尾盖即可实现升降机构工作,避免把升降机构裸露在外不小心造成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盘可拆卸设置所述涡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蝶阀安装完成后拆掉旋转盘,避免有心的人恶意破坏,同时也减少了安装蝶阀所述的空间,实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尾盖上增加设置有升降机构,通过调节上尾盖与下尾盖之间的高度无需整加脚架就能保证蝶阀安装的稳定,便于安装,避免因管道与蝶板之间不同轴导致密封性不好等问题,适用性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对夹式蝶阀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夹式蝶阀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1所示上尾盖、下尾盖分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蝶板;3、阀杆;4、涡轮;5、旋转盘;6、阀座;7、尾盖;71、上尾盖;72、下尾盖;8、升降机构;81、内升降杆;82、外升降杆;811、卡槽;822、卡扣;9、上凹槽;10、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对夹式蝶阀,包括阀体1、设在阀体内蝶板2、控制蝶板2旋转的阀杆3以及驱动阀杆3的涡轮4,所述涡轮4一侧设有旋转盘5,所述蝶板2一侧设有阀座6,所述阀体1底部固设有尾盖7,所述尾盖7包括有上尾盖71和下尾盖72,所述上尾盖71和下尾盖72之间设有升降机构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四通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四通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98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断路器二次回路模拟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