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框架式断路器的安装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8857.4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3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熊卫斌;王卫红;董林;李新旺;朱海峰;张朝相;康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断路器 安装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框架式断路器的安装板组件。
背景技术
在对低压柜体框架式断路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安装板组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之一。安装板组件均包括一个座板,当断路器的规格较大,重量较重时,需要在座板上设置相应数量的加强筋来对座板进行加固。
现有技术中,安装板组件的座板与加强筋之间的装配均是以焊接的形式进行的,通过此种形式连接后的座板与加强筋还需要进行酸洗、打磨以及镀锌等后续处理,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生产效率低下,另外,通过焊接装配在一起的座板与加强筋之间的连接强度有限,在一些温差较大或者存在震动因素的场合中很容易出现开焊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式断路器的安装板组件,以解决现有的安装板组件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强度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式断路器的安装板组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框架式断路器的安装板组件,包括座板和设在座板下侧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头,座板具有与加强筋的连接头对应的固定壁,连接头与对应的固定壁之间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座板和加强筋分别由敷铝锌板、热镀锌板或不锈钢板制成。
所述连接头由加强筋的相应端向下弯折而成。
所述安装板的下侧边缘处设有围壁,所述固定壁由位于加强筋两端处的围壁形成。
所述加强筋的下侧边缘处设有围壁,所述连接头由位于加强筋两端处的围壁构成。
由于该框架式断路器的安装板组件的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头,座板具有与加强筋的连接头对应的固定壁,连接头与对应的固定壁之间是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因此,加强筋和座板均可以在上一工序一次完成,仅需通过螺栓或螺钉组装即可,从而可大大提高对安装板组件的生产效率,另外,由于加强筋与座板之间是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也保证了二者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增加了安装板组件的强度,由此可见,该框架式断路器的安装板组件解决了现有的安装板组件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强度差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直接采用敷铝锌板、热镀锌板或不锈钢板制造座板和加强筋能够省掉后续的镀锌等处理工序;弯折而成的连接头简化了加强筋整体的制造工序;座板以及加强筋的围壁均在充分节约材料的同时进一步保证了加强筋以及座板本身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框架式断路器的安装板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座板的主视图;
图4是图1中的座板的左视图;
图5是图1中的座板的右视图;
图6是图1中的加强筋的主视图;
图7是图1中的加强筋的左视图;
图8是图1中的加强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框架式断路器的安装板组件的实施例,如图1-8所示,该框架式断路器的安装板组件包括座板11和设在座板11下侧的加强筋12,在本实施例中,座板11和加强筋12均是由敷铝锌板制成的。
从图1中可以看到座板11和加强筋12的下侧面,加强筋12的上侧面与座板11的下侧面之间互相贴合,其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头121,连接头121自上向下延伸,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2的下侧边缘处分别设有围壁,各个围壁均是通过翻折而成,连接头121便是由位于加强筋两端处的围壁构成的,为了方便与座板11之间的连接,连接头121上设有螺栓连接孔,本实施例中,螺栓连接孔为圆孔。
在本实施例中,座板11呈矩形,其下侧边缘处也设有相应的围壁,其中位于加强筋两端处的围壁形成了用于与加强筋的连接头固定配合的固定壁111,固定壁111上设有与加强筋的连接头上的螺栓连接孔对应的螺栓孔,因此,可通过螺栓来实现对加强筋12与座板11之间的固定装配。
在框架式断路器的安装板组件的其它实施例中,座板和加强筋还可以分别由热镀锌板或不锈钢板制成;加强筋还可以呈U形;加强筋的连接头还可以是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加强筋上;连接头和固定壁中的至少一个上的螺栓连接孔还可以为长孔,这样可便于二者之间的找位,方便对螺栓的穿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88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