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炉发热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68683.1 | 申请日: | 2013-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0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淼;耿宏安;耿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爱科麦钨钼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4/14 | 分类号: | F27B14/14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炉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炉内用的发热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真空炉发热体。
背景技术
发热体是真空炉的加热元件,是真空炉至关重要的部件之一,由于需要通电发热,故发热体一般选用钨、钼等高熔点的材料制成,使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真空炉的发热体通常围绕在坩埚的外壁周围,为其提供热量;对于网格状的真空炉发热体,其多根发热杆需要有相同的长度,以使得每根发热杆上产生的热量大致相同,避免因发热杆长度不同而使得各个发热杆上产生的热量不均从而导致发热体变形,于是,网格状的发热体的发热杆的顶部通常设置成一定的具有高度落差的弯曲段,但是,这种设置方式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这种整体状的网格发热体易出现整体变形,特别是容易偏向一边,致使炉子损坏,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用且不易变形的真空炉发热体。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炉发热体,包括高温汇流盘、发热杆和铜电极,还设有低温汇流盘,多根等长的发热杆一端插入高温汇流盘中,另一端穿过低温汇流盘后固定到铜电极上,所述铜电极和低温汇流盘均为两个分开的半圆盘状。
发热杆一端插入到高温汇流盘中,另一端穿过低温汇流盘后固定铜电极上,低温汇流盘主要起汇集、固定发热杆的作用,铜电极和低温汇流板均为两个分开的半圆盘状,两个低温汇流盘与发热杆、高温汇流盘形成一个电流回路,向低温汇流盘上通电后发热体即可开始工作。
作为一种最优的设置,所述多根发热杆一端插入高温汇流盘中,另一端折弯后围成圆筒状,并穿过低温汇流盘后固定铜电极上,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在不改变高温汇流盘的大小的情况下,适当的增大发热杆所围成的筒的体积,以此可以适应不同体积的坩埚,发热杆插入低温汇流盘由顶丝固定,将其顶紧在低温汇流盘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炉发热体采用多根发热杆一端插入高温汇流盘中,另一端穿过低温汇流盘后固定在铜电极上的设置方式,与传统的发热杆顶端设置成弯曲形状的发热体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避免发热杆长期受热后散热不均导致的发热体变形、损坏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延长发热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热杆与高温汇流盘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1、高温汇流盘,2、发热杆,3、低温汇流盘,4、铜电极,5、顶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的一种真空炉发热体,包括高温汇流盘1、发热杆2、低温汇流盘3和铜电极4,如图1、图2所示,多根等长的发热杆2一端插入高温汇流盘1中,另一端穿过低温汇流盘3后固定到铜电极4上,低温汇流盘3和铜电极4均为为两个分开的半圆盘状,铜电极4设置在低温汇集板3的上方,发热杆2在低温汇流盘3的部分由顶丝5将其顶紧,发热杆插入到低温汇流盘3上后固定在铜电极4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热杆2一般选用钨制作,也可以用钼等耐高温材料,发热杆2一端插入到高温汇流盘1中后,另一端可以经折弯后围成圆筒状,之后穿过低温汇集板3,固定在铜电极4上,这种使其较短的折弯段插入高温汇流盘1的方式可以在不改变高温汇流盘1大小的情形下增大发热杆围成的筒的面积,使得发热体本身能够容纳体积较大的坩埚。
本实用新型未叙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爱科麦钨钼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爱科麦钨钼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8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转窑用预制砖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回转窑的缓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