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电压转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7971.5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6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学玲 |
主分类号: | H02M3/06 | 分类号: | H02M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贺宜德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电压 转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换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电压转换电路用于转变外部输入电压后有效输出固定电压,其一般分为三类:升压型DC-DC转换电路、降压型DC-DC转换电路以及升降压型DC-DC转换电路。目前电压转换电路广泛应用于移动电源、手机、MP3、数码相机以及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等产品中。
参见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电压转换电路通常为采用一个独立的单个DC-DC转换单元,该DC-DC转换单元包括控制器、电容、开关功率管、二极管和电感等。如图2所示,为图1中采用单个DC-DC转换单元时电路能量转换效率与负载电流的特征曲线图,由该图分析得出,负载电流为影响电路能量转换效率的重要因数,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最高电路能量转换效率对应的最佳负载电流出现在中等负载电流处,在大负载电流或小负载电流情况下,电路能量转换效率都会降低。
因此,在一些大负载电流系统中,如何保持电压转换电路始终处于较佳负载电流以提高电路能量转换效率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换电路,能有效提高电路能量转换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一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至少两个DC-DC转换单元,所有DC-DC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有DC-DC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相连;转换电路还包括一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用于检测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端的负载电流信号,并根据该负载电流信号控制每个DC-DC转换单元的导通或断开。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压转换模块由多个DC-DC转换单元并联组成,该电压转换模块的总负载电流分流至各DC-DC转换单元,从而使通过各DC-DC转换单元的电流减少,便于各DC-DC转换单元达到或靠近最佳负载电流,当单个DC-DC转换单元的电路能量转换效率提高时,整个电压转换模块的电路能量转换效率也相应提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可根据检测到的负载电流自动调整DC-DC转换单元投入工作的数量,如在轻负载电流情况下,只保留其中一个DC-DC转换单元工作,其他DC-DC转换单元停止工作,使总体电压转换模块的电路能量转换效率得到保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能量转换效率与负载电流的特征曲线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压转换模块和现有技术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能量转换效率与负载电流的特征曲线图;其中,曲线a为现有技术的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能量转换效率与负载电流的特征曲线,曲线b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压转换模块的电路能量转换效率与负载电流的特征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请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其较佳实施方式包括电压转换模块100以及控制模块200。
电压转换模块100包括至少两个DC-DC转换单元110,所有DC-DC转换单元110的输入端相连,所有DC-DC转换单元110的输出端相连,即DC-DC转换单元110之间采用并联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DC-DC转换单元110均可独立的完成将输入的直流电压转换到电路所需要的稳定直流电压的功能,即包括控制器、电容、开关功率管、二极管和电感等。DC-DC转换单元110与现有技术中的电压转换电路一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现有知识获得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并联连接的DC-DC转换单元110组成电压转换模块100,使电压转换模块100的总负载电流分流至各DC-DC转换单元110,从而使通过各DC-DC转换单元110的电流减少使得各DC-DC转换单元110达到或靠近最佳负载电流,当单个DC-DC转换单元110的电路能量转换效率提高时,整个电压转换模块100的电路能量转换效率也相应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学玲,未经王学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79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