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舰船高载流量低表面温升屏蔽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7762.0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6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江;陆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9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舰船 流量 表面 屏蔽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蔽电缆,特别涉及一种舰船高载流量低表面温升屏蔽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加大对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视,大批新的船舰被建造,由于船舶航行多为远洋海域,出海时间久,为此需要减轻舰船的自身重量,增加舰船的有效负载。电缆作为舰船电能传输设备,其重量对船舶的负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电缆的重量与导体截面积有关,导体截面积则主要是由载流量决定,而影响载流量的因素除了导体材料和截面积外,还有所用绝缘、护套材料和电缆结构等。由于船用电缆导体均为绞合铜导体,故船用电缆载流量主要是由绝缘、护套材料和电缆结构决定。
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提高绝缘和护套材料的额定工作温度从而提高电缆的载流量,但由于现有材料的热阻系数较小使得电缆的表面温度很高,可达110℃,而电缆在狭小的船舶空间内散热不畅,造成环境温度升高,又会更加降低电缆的载流量,并且影响周围其他设施的安全,造成恶性循环。现有橡胶绝缘材料的热阻系数为6.0 K·m/W,低烟无卤护套材料的热阻系数为3.5 K·m/W,不足以降低电缆表面温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舰船高载流量低表面温升屏蔽电缆,导体外包层热阻系数高,在导体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载流量。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舰船高载流量低表面温升屏蔽电缆,绞合铜导体的外周均匀挤包有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绝缘层,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绝缘层的外周包覆有长丝玻璃纤维编织加强层构成屏蔽电缆绝缘线芯,多根所述屏蔽电缆绝缘线芯相互绞合构成屏蔽电缆缆芯,所述屏蔽电缆绝缘线芯之间的缝隙填充有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填芯使缆芯圆整,所述屏蔽电缆缆芯的外周包裹有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纵包带,所述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纵包带的外周覆盖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周挤包有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导体的外壁采用的是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绝缘层,缆芯的外壁采用的是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且填芯采用的是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填芯,可以降低电缆外壁的温度,在导体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载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舰船高载流量低表面温升屏蔽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绞合铜导体;2.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绝缘层;3.长丝玻璃纤维编织加强层;4. 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填芯;5.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纵包带;6.屏蔽层;7.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舰船高载流量低表面温升屏蔽电缆,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在绞合铜导体1的外周均匀挤包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绝缘层2,在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绝缘层2的外周包覆长丝玻璃纤维编织加强层3构成屏蔽电缆绝缘线芯,将多根屏蔽电缆绝缘线芯相互绞合构成屏蔽电缆缆芯,屏蔽电缆绝缘线芯之间的缝隙填充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填芯4使缆芯圆整,在屏蔽电缆缆芯的外周包裹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纵包带5,在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纵包带5的外周包覆屏蔽层6,在屏蔽层6的外周挤包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7。屏蔽层6采用铝箔聚酯复合带绕包或铜丝编织整体屏蔽。
其中,长丝玻璃纤维编织加强层3的拉伸强度不小于2000MPa,编织角在30°~ 60°,编织覆盖率为40%~60%,单丝直径为0.05mm。
其中,高热阻系数阻燃耐火绝缘层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以下组分及重量含量准备原料,110-2-B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0份;二叔丁基过氧化物:0.2份;气相法白炭黑:5份;钛白粉:1份;二苯基硅二醇:0.4份;羟基硅油:2份;可瓷化硅橡胶专用低温玻璃粉:4份;三氧化二铁:0.5份;(2)先将110-2-B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气相法白炭黑、钛白粉、三氧化二铁在开放式炼胶机上进行低温混炼直至均匀,混炼时先包前辊,紧接着在10秒内包后辊,前后辊速比为1.1:1,其中前辊温度为30℃,后辊温度为20℃,前后辊距为5mm;接着向开放式炼胶机中通冷却水保持辊温为43℃,依次加入二苯基硅二醇、羟基硅油和可瓷化硅橡胶专用低温玻璃粉,继续混炼10min,最后往胶料内逐次添加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继续混炼3分钟,再打5个三角包或打卷、薄通下片,将混炼完毕下片的胶料在室温下停放72小时,挤橡前在开放式炼胶机上进行返炼,初始辊距为3mm,接着在2分钟内逐渐缩小到0.3mm,待胶料表面光滑平整后卸料出片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7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刺参碟状颗粒饲料
- 下一篇:一种PVC管包覆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