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潮汐发电机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4999.3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8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卫;路成刚;殷国帅;李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26 | 分类号: | F03B13/2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潮汐 发电 机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近岸潮汐进行发电的潮汐发电机组装置,根据用电需求用于近海沿岸景观亮化、岛屿开发用电和灯塔供电。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量需求迅速增大,近年来,由于电煤供需矛盾,我国多地出现淡季“电荒”现象,多个地区均不同程度的呈现用电紧张态势,各地相继采取限电和让电措施。我国海岸线长,岛屿众多,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长达18000多公里,加上5000多个岛屿的海岸线14000多公里,海岸线共长32000多公里,潮汐能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潮汐能蕴藏量为1.9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千瓦时,其中可供开发的约3850万千瓦,年发电量870亿千瓦时,相当于40多个新安江水电站;据海洋学家计算,世界上潮汐能发电的资源量在10亿千瓦以上,因此潮汐发电的前景广阔。目前,世界上适于建设潮汐电站的二十几处地方都在研究和设计建设潮汐电站,但是,在当前技术背景下,大型潮汐发电站利用潮汐发电必须具备两个物理条件:一是潮汐的幅度至少要有几米;二是海岸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并可进行土建工程,大型潮汐发电设备所需的物理条件要求高,潮汐发电的开发成本高,技术不成熟,极大地限制了潮汐发电的大面积推广和绵延海岸线潮汐能的积累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利用海洋潮汐能的原理,寻求设计提供一种利用潮汐运动的动能和势能进行发电的潮汐发电机组装置,该装置运行成本低,易适应近海潮汐环境,适用范围广,便于普及使用和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包括底座、固定支架、固定杆、发电机组、锥型转轮、曲线导流叶片、动力连杆、输出导线和基座点;钢制长方形结构的底座的两个长边上分别由中点向两侧设置三个基座点,底座上每个长边上的三个基座点位置处分别设置一组三角形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顶点处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制有发电机组,发电机组的前后两侧分别制有一个动力连杆,每个动力连杆上固定制有锥型转轮,锥型转轮的锥尖向外,锥型转轮与发电机组之间留有缝隙,减小水流造成的阻力;锥型转轮表面设置有六片曲线导流叶片,每个曲线导流叶片的走向趋势相同,使水流从两侧流经锥型转轮时,在曲线导流叶片的引导作用下,发电机组上的动力连杆始终保持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发电机组上制有输出导线,输出导线输出发电机组产生的能量。
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将底座安装在平整的近海底床上,保证在退潮时装置始终处在水面以下;底座在近海底床上固定稳固后,通过调整固定杆的位置使得锥型转轮的中轴线与潮汐运动方向一致,然后用固定杆将发电机组稳固固定,装置能够单独使用或多个并联使用,装置产生的电能由输出导线输出后直接利用或导入外部的储能装置将电能进行储备利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工作原理科学,操作方便,环境适应能力强,正常工作时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低,可适应大部分的近海潮汐环境,便于推广使用,应用广泛,可用于近海景观照明、灯塔照明和海岛开发用电等诸多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4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多功能攀爬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荞麦水饺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