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气管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4985.1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6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继铭;王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联大医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23/04 | 分类号: | A61H23/04;A61H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01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空气 压力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压力治疗仪,尤其是一种单气管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背景技术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通过空气的脉动按摩进行治疗,应用较为广泛,治疗效果较好。目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包括主机与充气气囊两部分,采用气泵分别为所有充气气囊供气,气泵与每一充气气囊间均通过较长的充气管路连接。这种结构形式存在以下缺点:1、气泵与充气气囊间均采用较长的塑料气管连接,对于具有多个充气气囊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塑料气管数量较多,繁琐凌乱。2、如果分别采用单一气泵为单一充气气囊充气,虽则提高了充气效率,实现较高频率的脉动按摩,但极大地提高了重量,拖带过于沉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科学、重量轻并保持较高脉动效率的单气管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单气管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包括肢体套及主机,主机与肢体套采用传输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套是由内层的气囊层与包装布所构成的夹层结构,内层的气囊层分别隔成若干个气囊,在包装布内对应每个气囊在气囊层上均固装有一电磁阀,每个气囊层上的电磁阀均与一气管的支管连通,支管与对应的气囊连通。
而且,所述气管与控制电磁阀动作的电源线、信号线的电缆直接套装在一条传输线上,在传输线接头上设置有电缆接头及气管接头,气管接头通过气管与气管的各支管并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治疗仪的气泵通过单一气管分别与充气气囊直接安装的方式,消除了气管数量较多、繁琐凌乱的问题,有效减轻了重量,方便了患者的使用。
2、本治疗仪采用主机智能控制电磁阀,可实现不同气量、时间的调整,电磁阀可设定不同压力值可完全满足多个充气气囊的单独、间隔、同步脉动,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科学新颖,重量较轻,便于使用,成本较低,采用单气管进行多个气囊的供气,省去了冗长的塑料气管,节省材料,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解决了设备使用环境条件的限制问题,实现了较高频率的脉动按摩及较佳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单气管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包括肢体套3及主机1,肢体套包括上肢肢体套及下肢肢体套,本实施例以下肢肢体套为例进行描述,主机与肢体套采用传输线2连接。
肢体套是由内层的气囊层6与包装布9所构成的夹层结构,内层的气囊层根据肢体的不同部位分别隔成若干个气囊,在包装布内对应每个气囊在气囊层上均固装有一电磁阀8,每个气囊层上的电磁阀均与一气管的支管7连通,支管与对应的气囊连通。
为避免繁乱,本实施例将气管与控制电磁阀动作的电源线、信号线的电缆直接套装在一条传输线上,由此在传输线接头上设置有电缆接头4及气管接头5,气管接头通过气管与气管的各支管并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空气波治疗仪开始工作时,控制箱内的处理器通过电缆控制安装在气囊上的气电磁阀以实现充气气囊组充放气。可以实现渐次的气囊充放气,也可以根据对电磁阀的控制进行某一部位气囊的充放气。
当需要实现脉动按摩时,主机控制相应位置气囊的电磁阀动作,使气囊与大气相通,充气气囊放气,然后该充气气囊再充气,如此反复实现对该部位的脉动按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联大医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联大医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4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氟龙薄膜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制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