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测试增殖放流苗种运输途中成活率的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4696.1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7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周艳波;陈丕茂;袁华荣;冯雪;秦传新;黎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试 增殖 苗种 运输 途中 成活率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增殖放流苗种运输途中成活率的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增殖放流是在对野生鱼、虾、蟹、贝类等进行人工繁殖、养殖或捕捞天然苗种后,经过人工条件下培育,并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再进行合理捕捞的渔业方式。目前,增殖放流作为一种有效的渔业管理手段已有国内外日益普及。
增殖放流苗种运输途中会出现育苗池温度与苗种运输车温度不同的问题,而增值放流之后同样会出现苗种运输车温度与放流海域海水温度不同的问题,苗种会因为上述两个问题所产生生态环境的变化引起“突然死亡”,这种“突然死亡”率(成活率)的计算也是进行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时的一个重要参数。然而,工作人员不可能在也不存在条件于现实操作中进行上述成活率的统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增殖放流苗种运输途中成活率的模拟装置,使得工作人员间接有效的得出增殖放流苗种在生态环境变化后的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测试增殖放流苗种运输途中成活率的模拟装置,包括循环泵、水冷空调、电子温控装置和装有海水的容器,所述循环泵的入口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入口位于容器内海水的液面以下,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水冷空调的入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水冷空调的出水口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口位于容器的液面以上,所述连接管或进水管上设有电子测温计,所述电子温控装置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子测温计和水冷空调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的入口位于容器底部的一侧,所述出水管的出口位于容器相对进水管入口另一侧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单向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的入口设有过滤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连接管和出水管由PVC材料制成,所述循环泵由塑料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为育苗池、运输桶或养殖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循环泵将容器内的海水抽升至水冷空调中进行升温或降温,热交换后的海水重新进入容器内,容器内的海水达到电子温控装置的设定温度时,水冷空调停止运行,保持容器内的水温在合适的范围之内;而通过调整电子温控装置的设定温度最终控制容器内的水温,以满足增殖放流运输途中苗种处于不同生态环境中的模拟,从而在实验条件下测试其成活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测试增殖放流苗种运输途中成活率的模拟装置,包括循环泵1、水冷空调2、电子温控装置3和装有海水的容器4。循环泵1的入口接有进水管5,进水管5的入口位于容器4内海水的液面以下,循环泵1的出口与水冷空调2的入水口通过连接管6连接,水冷空调2的出水口接有出水管7,出水管7上设有控制阀门11,出水管7的出口位于容器4的液面以上,连接管6或进水管5上设有电子测温计8,电子温控装置3通过导线分别连接电子测温计8和连接水冷空调2的启动模块。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装置使用时,将电子温控装置3调至设定温度,电子测温计8将测出水池内的实际水温,并将温度传导至电子温控装置3,其二者之间将产生温度差,电子温控装置3将会根据温度差通过控制水冷空调2的压缩机加热或制冷,水冷空调2将开始工作,此时循环泵1将容器4中的海水不断抽至水冷空调2中进行热交换,交换后的海水通过出水管7排至容器4中,当容器4内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水冷空调2将停止工作。当容器4内海水随外界气温的温度差再次超过设定温度±1℃时,电子温控装置3将控制水冷空调2再次工作。
如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电子测温计8的探头安装在连接管6的打孔上,并插入管内。该实施例中的循环泵1不断保持水流的循环,而电子测温计8也不断测量从循环泵1排出的水温以调整容器4内的水温。
如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电子测温计8的探头安装在进水管5的打孔上,并插入管内,同时该探头位于容器4内的液面以下,循环泵1即使不启动也能不断监测海水温度,有利于节能。
优选的,进水管5的入口位于容器4底部的一侧,出水管7的出口位于容器4相对进水管5入口另一侧的上方,从而达到容器4内海水的充分水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46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床上的齿轮自动送料滚轮装置
- 下一篇:三合一送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