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电混合驱动的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4583.1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4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伟;缪强;王黎明;何平;李铭;杨惠良;石岩;李剑光;曹中元;施浩杰;赵盛豪;丁锦明;王寒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00 | 分类号: | B66C1/00;B66C1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洋山保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轮胎吊的吊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轮胎吊的使用液电混合驱动的吊具。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约束性目标,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利用科技创新手段推进节约型绿色企业的建设和减少企业的成本性支出为目标,我们研发了本液电混合驱动吊具。
目前港口企业轮胎吊所使用的吊具普遍为传统的液力驱动吊具。传统液力驱动吊具在进行开闭锁和伸缩动作时都是通过液压驱动来完成的,因此液压泵电机在吊具进行上述动作时始终处于高噪、高能耗的工作状态。由于轮胎吊在进行实际作业时,开闭锁动作频率远远高于伸缩动作频率,开闭锁动作所需的驱动力又远小于伸缩动作驱动力,而吊具的开闭锁和伸缩动作均由一台7.5KW的液压泵电机,提供驱动力,使得吊具在开闭锁动作时,造成了“大马拉小车”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考虑到现有轮胎吊吊具均为液力驱动吊具,我们从经济性、实用性出发,保留了吊具原有的液压伸缩结构,摒弃了吊具原有的液压开闭锁结构,改为由电动推杆电机驱动的全新的开闭锁结构,最终研发成功低噪、节能、环保的液电混合驱动吊具。本实用新型一种液电混合驱动的吊具,用于轮胎吊的使用,其中,包括:一液电混合吊具本体,所述液电混合吊具本体由液压伸缩结构和吊具开闭锁结构结构组成;一液电吊具电控箱,所述液电吊具电控箱安装在所述轮胎吊上。
上述液电混合驱动的吊具,其中,所述液压伸缩结构由液压泵电机、液压泵和吊具伸缩结构组成,所述液压泵电机与所述液压泵连接,所述液压泵与所述吊具伸缩结构连接。
上述液电混合驱动的吊具,其中,所述吊具开闭锁结构结构包括:两台电动推杆电机,分别安装在所述液电混合吊具本体的左右两侧;连接传动装置、吊具旋锁,所述两台电动推杆电机通过所述连接传动装置与所述吊具旋锁连接,所述吊具旋锁连接所述轮胎吊。
上述液电混合驱动的吊具,其中,所述连接传动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销,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销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液电混合驱动吊具在实际应用中,性能可靠,维修方便,耗能仅为传统液力吊具的20%,节能效果明显。液力混合驱动吊具具有低噪、节能、环保的特点,对建设节约型绿色企业和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港区极具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电混合吊具机械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电混合驱动吊具主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液电混合吊具控制电路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液电混合吊具控制电路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液电混合吊具控制电路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液电吊具电控箱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参见图1以及图2,一种液电混合驱动的吊具,用于轮胎吊的使用,其中,包括:一液电混合吊具本体,所述液电混合吊具本体由液压伸缩结构和吊具开闭锁结构组成;一液电吊具电控箱X5、所述液电吊具电控箱X5安装在所述轮胎吊上。为实现液电混合吊具和液力吊具的互换性,方便吊具在日常保养及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更换,加装了吊具电控箱X5。X5电控箱具有控制液电混合吊具和液力吊具的功能,也可自动识别液电混合吊具和液力吊具,X5电控箱具有了良好的通用性,同时实现吊具快捷的更换。
优选的,所述液压伸缩结构由液压泵电机、液压泵和吊具伸缩结构组成。
参见图2,优选的,所述吊具开闭锁结构包括:两台电动推杆电机3,分别安装在所述液电混合吊具本体的左右两侧;连接传动装置、吊具旋锁1,所述两台电动推杆电机3通过所述连接传动装置与所述吊具旋锁1连接,所述吊具旋锁1连接所述轮胎吊。所述两台电动推杆电机的功率为1KW。通过安装两台1KW电动推杆电机(吊具左右侧各1台)实现了吊具的电动开闭锁功能。
优选的,所述连接传动装置包括:连接杆4、连接销2,所述连接杆4与所述连接销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45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床用弹性胀力芯轴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三爪卡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