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盘切割捡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64228.4 | 申请日: | 2013-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5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毕新胜;李文春;刘晓丽;查新宇;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拉尔润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D34/73 | 分类号: | A01D34/73;A01D34/80;A01D57/20 |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朱永慧 |
| 地址: | 843300 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切割 捡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收获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番茄等带秸杆的果实收获,可与其它收获机械配套使用的切割捡拾装置。
背景技术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加工番茄生产基地,其具有发展加工番茄生产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干燥炎热、病虫害少、独特的自然条件为大规模发展加工番茄产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新疆的“红色产业”发展迅猛,产量逐年递增。
然而目前,番茄收获过程主要依靠人工采摘。人工采摘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力,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当劳动力不够用的时候,要收获一车西红柿,当后半车收好了之后前半车因为长期放置已经腐烂,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延缓了将新鲜原料及时运送到加工厂的时间,影响到番茄加工制品的质量。人工采收番茄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之间存在的诸多矛盾凸现,已不能适应现代加工番茄产业的发展需要。实现番茄机械化收获,不但可以促进加工番茄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保证番茄制品加工厂有充足的优质原料供应,而且可以降低原料生产成本,从而提高新疆番茄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切割捡拾装置作为番茄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将番茄果实从地面挑起,并将果实茎杆切断,然后输送到后续处理设备,是实现番茄机械化收获的第一关,它的设计合理不合理、切割捡拾效果好坏、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番茄的损失率和后续果秧分离、色选作业。对番茄收获机械切割捡拾装置的研究,是番茄机械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番茄的快速高效采收和番茄收获机的普及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作为番茄收获机整个收获的起始部位,对番茄收获机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状态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惯性力容易平衡、震动较小、能够较好的与后续的输送设备进行连接,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圆盘切割捡拾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盘切割捡拾装置,包括机架5,其特征在于在机架5上设有两组传动机构、两组圆盘割刀11、两组输送带7、两组“T”型输送带架13,两组圆盘割刀11由传动机构驱动向内相向转动,每组圆盘割刀11内侧设有输送带7、“T”型输送带架13,所述输送带7竖向绕输送带架13一周设置,也由传动机构驱动,且与同侧的圆盘割刀11同向转动。
所述的圆盘割刀11边缘最好设有豁口14,且可以三角形的豁口。
所述的两组圆盘割刀11最好上、下部分重叠且间隙设置。
所述的传动机构最好是包括液压马达1、传动链条2、链轮15、驱动轴Ⅰ4、驱动轴Ⅱ8,所述输送带7通过驱动轴Ⅰ4带动,所述圆盘割刀11通过驱动轴Ⅱ8带动。
所述的输送带7为栅条式输送带,所述输送带架13上设有支撑滚轮Ⅰ12、支撑滚轮Ⅱ16及传动齿轮17,所述输送带7的栅条18与传动齿轮17相啮合,所述驱动轴Ⅰ4与传动齿轮17固定连接。
工作过程如下:动力源液压马达通过链条带动圆盘割刀高速旋转,在两个对称的圆盘割刀上设有若干呈三角形的豁口,当圆盘割刀高速旋转时,这此豁口会钳住果秧,然后将其剪断。左右两侧的圆盘割刀及输送带向内相向转动,剪短后的带果实的果秧在圆盘割刀的旋转和有液压马达带动的输送带的共同作用下,向后输送给输送机构进行进一步处理。输送带的作用是辅助输送果秧和防止果秧靠近传动轴,以免影响圆盘割刀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番茄等作物果秧类作物的收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作物秸杆的高低,可对输送带高度进行调整,选用不同高度的输送带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圆盘切割捡拾装置的特点:圆盘切割捡拾装置在工作过程做回转运动,圆盘割刀的切割速度高,惯性力容易平衡,震动较小,其整体结构比较简单。能够较好的与后续的输送设备进行连接,具有连续性好,整机工作较为流畅,并且在结构上易于设计,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圆盘切割捡拾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机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机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机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输送带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输送带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输送带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拉尔润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阿拉尔润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4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