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暂存与卸料的料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3098.2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3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霄;秦娜;高根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28 | 分类号: | B65D88/28;B65D88/64;B65D90/5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暂存 卸料 料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存储中转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暂存、卸料功能的料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意识的不断提升,目前垃圾处理厂会对人们日常生活垃圾实施分类筛选、分类处理,垃圾处理厂对于分选出的各类垃圾经常需要运送至相关地方进行回收利用或进一步处理,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对分选出的各类垃圾进行暂存以及倾卸等操作,因此,针对此种情况应用而生的研发出了适用于分类垃圾暂存且可倾卸的装置,即垃圾暂存与卸料的料斗装置。
现有的垃圾暂存与卸料的料斗装置包括支架、料斗体和可开合的闸门,通过控制闸门的开合来控制垃圾的暂存、间歇倾卸以及连续倾卸。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暂存与卸料的料斗装置,其可开合闸门为对开式闸门,该闸门关闭后,闸门间会形成一定的间隙、密封不严,容易滴漏垃圾等问题。其次,闸门向料斗的两侧开启,使得整个装置占用更多存放空间,并且动力系统布置较分散,不便于操作或维修;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暂存料斗设计并未考虑闸门位置可能存在垃圾积存以及由此导致闸门启闭不畅、卡死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无垃圾滴漏的垃圾暂存与卸料的料斗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暂存与卸料的料斗装置,包括支架、料斗体、导轨以及闸门,所述支架支撑所述料斗体,所述料斗体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料斗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且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两侧,所述闸门可在所述导轨上滑动并开启或关闭所述出料口,所述闸门包括上闸门和下闸门,所述上闸门和下闸门呈上下错开且平行设置,所述上闸门和下闸门在关闭时互相拼合且相互靠近的一端上下相互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闸门两个侧边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限定于所述导轨内且可在所述导轨中滚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轨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料口两个侧边上的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均水平设置;所述滚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闸门两个侧边上的上滚轮和设置于所述下闸门两个侧边上的下滚轮,所述上滚轮限定于所述上导轨内且可在所述上导轨中滚动,所述下滚轮限定于所述下导轨内且可在所述下导轨中滚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闸门和所述下闸门沿所述导轨向所述出料口的同一侧开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料斗装置还包括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马达、液压油箱、液压控制阀、以及液压油缸,所述马达产生动力推动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流入液压管路中,所述液压控制阀控制液压管路中的液压油与液压油缸之间的通断,所述液压油缸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推动所述上闸门和下闸门沿所述导轨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动力系统的各部件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同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料斗装置还包括刮料板,所述刮料板包括第一刮料板,所述第一刮料板竖直设置于所述上闸门与下闸门之间,所述第一刮料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上闸门的靠近所述下闸门的一端的底部,所述第一刮料板的下端与所述下闸门的靠近所述上闸门的一端的上表面相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刮料板还包括第二刮料板,所述第二刮料板竖直设置于所述上闸门与所述出料口之间,所述第二刮料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料斗体上,所述第二刮料板的下端与所述上闸门的上表面相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刮料板还包括第三刮料板,所述上闸门通过上滚轮与上导轨安装在所述出料口的下方且紧贴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三刮料板竖直设置于所述上闸门的侧壁与所述上导轨之间,所述第三刮料板侧向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闸门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上滚轮的外侧,所述第三刮料板侧向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导轨的侧向表面相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刮料板还包括第四刮料板,所述下闸门通过下滚轮和下导轨安装在所述上闸门的下方且紧贴所述上闸门,所述第四刮料板竖直设置于所述下闸门的侧壁与所述下导轨之间,所述第四刮料板侧向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闸门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下滚轮的外侧,所述第四刮料板侧向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导轨的侧向表面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30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