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芯片角度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2117.X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9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萍;朱国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景焱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2 | 分类号: | G01R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黄燕石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角度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芯片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芯片角度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芯片制成之后的检测内容包括对芯片的各个方向进行磁场性能测试。在此过程中,要对芯片进行旋转操作。并且在磁场内部不能存在运动机构,避免对测试磁场产生干扰。现有的旋转操作一般都由人工干预。由于芯片属于高精度元件,对温度、汗液等要求极高,因此,这种方式增加了芯片的次品率。另外,人工干预的旋转操作精度低,不能精确定位到预定的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芯片角度翻转装置,通过转轴和推杆,使PCB托板上的芯片精确翻转。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芯片角度翻转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框形托架和PCB托板,所述框形托架一侧开口形成两个侧臂和两个弯角,所述两个侧臂一长一短,在所述两个侧臂的端部向内侧分别设置一个转轴,所述两个转轴同轴设置,所述PCB托板的两侧边分别设置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转轴相配合固定,在所述框形托架上位于所述PCB托板的上方设置水平挡块,在所述两个转轴连线的两侧的PCB托板下方分别设置第一推杆单元和第二推杆单元,在所述水平挡块一侧所述PCB托板的下方设置终止挡块,当所述第一推杆单元将所述PCB板向上推动至与所述框形托架上表面平行时,所述PCB托板止于所述水平挡块,当所述第二推杆单元将所述PCB板向上推动后,所述PCB托板止于所述终止挡块,在所述PCB托板上安装待检测芯片。
进一步,所述两个转轴的连线与所述框形托架的侧臂水平面形成45度翻转角。
进一步,所述两个转轴分别通过阻尼器设置在所述两个侧臂的端部。
进一步,所述水平挡块设置在所述框形托架的一个弯角上。
进一步,所述弯角至所述两个转轴连线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框形托架上另一弯角至所述两个转轴连线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所述转轴的前端铣有两个平行的径向平面,所述PCB托板上的导向槽为扁平槽,所述转轴的径向平面与所述扁平槽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推杆单元和第二推杆单元均为气缸推杆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水平挡块和终止挡块使PCB托板的翻动定位精准;
(2)气缸式推杆使PCB托板受力恒定;
(3)整个翻转装置动作在磁场外部完成,机构保持固定姿态进入磁场,避免对磁场干扰;
(4)整个装置可封闭式操作,无尘化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PCB托板安装在框形托架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PCB托板安装在框形托架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推杆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终止挡块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为:
1.框形托架; 2.PCB托板;
3.芯片; 4.侧臂;
5.弯角; 6.转轴;
7.阻尼器; 8.导向槽;
9.径向平面; 10.水平挡块;
11.第一推杆单元; 12.第二推杆单元;
13.终止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芯片角度翻转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2,芯片角度翻转装置包括框形托架1和PCB托板2,PCB托托2在框形托架1上实现精确角度翻转,芯片3固定在PCB托板2上,随PCB托板一起翻动进行检测。框形托架1一侧开口形成两个侧臂4和两个弯角5,两个侧臂4一长一短,在两个侧臂4的端部向框形托架1的内侧分别设置转轴6,两个转轴6同轴设置。两个转轴6分虽别通过阻尼器7设置在两个侧臂4的端部,阻尼器7使两个转轴的转动缓慢而平稳,两个转轴6的连线与框形托架1的侧臂4之间的夹角为45度。
PCB托板2的两侧边分别设置导向槽8,导向槽8与转轴6相配合固定,转轴6的前端铣有两个平行的径向平面9,PCB托板2上的导向槽8为扁平槽,转轴6的径向平面9与扁平槽相配合,当转轴6转动时,PCB托板2也随之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景焱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景焱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21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效防霉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散热节能引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