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层云母纸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61910.8 | 申请日: | 2013-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廖德雅;杨江新;陈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南杰电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21H13/44 | 分类号: | D21H13/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45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云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云母纸,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层云母纸。
背景技术
现有中胶(少胶)电机用云母带,采用传统工艺抄造,粗细浆杂乱地混合在同一张纸上,在施胶与无碱玻纤布复合过程中,传统混浆工艺所生产的云母纸易与无碱玻纤布粘结不牢而造成分层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在云母纸施胶时与无碱玻纤布复合过程中,传统混浆工艺所生产云母纸与无碱玻纤布粘结不牢、出现分层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层云母纸,该云母纸包括粗浆层和细浆层两层,施胶时粗浆层与无碱玻纤布在用胶量减少的情况下粘接得更牢固,并有效改善了云母带制作过程中分层、起泡现象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层云母纸,包括依次连接的细浆层和粗浆层,分别位于该复合层云母纸的两面。
所述粗浆层中云母鳞片的粒径为-8目~+40目,细浆层中云母鳞片的粒径为-40目~+150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层云母纸在制作云母带过程中,通过该云母纸的粗浆层与无碱玻纤布在原胶用量减少10~15%的情况下,该复合层云母纸与无碱玻纤布粘接性得到较大提高,有效觧决了云母带上胶后分层、起泡的技术难题,节约了生产过程中的用胶量,降成生产成本,并且产品品质也得到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层云母纸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细浆层;2、粗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层云母纸包括位于上层的细浆层1和与细浆层1相连接、位于下层的粗浆层2,它们位于同一张纸中的两面;其中,粗浆层2中云母鳞片的粒径为-8目~+40目,云母鳞片径厚比大;细浆层1中云母鳞片的粒径为-40目~+150目,浆片细而柔软。
该复合层云母纸的制备工艺为:精选生产云母纸的云母碎原料,清洗除去外来杂质;云母碎通过3条皮带输送机以每台30~40 kg /h速度将该原料送入齿状圆形云母制浆机内以20kg/cm2水压力进行破碎,物理分剥,再经倒锥形水力旋流器以12 kg/cm2压力通过水力二次分级精选,再通过水力旋流器底部排渣孔将云母碎大于8目以上的粗浆旋流分级排除,使云母鳞片达到抄造云母纸合适大小和分布的云母浆,再经40目、150目二层分级筛,筛分成适合大小目数分布的云母浆;-10目~+40目、-40目~+150目的云母鳞片分别进入粗、细两个浆池中,用两台浓桨泵将粗、细浆两个浆池中的云母鳞片以10~15%浓度输送至抄造粗、细双配浆箱中经抄造白水混合,在1092圆网云母造纸机上通过90目网笼,在1.2号网上细浆,3.4号网上粗浆,通过纸机下毛布将网笼上细、粗浆依次揭起并有机复合为一体,再经真空脱水,压榨脱水,干燥,将成型云母纸毛坯收卷,制成一面粗、一面细的复合型云母纸。
该云母纸在抄造过程中通过网笼上浆将细、粗浆有机复合在一起;在下道工序生产云母带过程中,施胶时,在减少用胶量情况下粗浆层2(云母鳞片径厚比略大、其摩擦系数增大)与无碱玻纤布结合得更好,且带胶用量比原来减少10~15%,而粘接效果更好,解决和改善起泡、分层性能更佳,测试其绝缘性、抗张力、抗击穿性上无差别,但能有效解决云母纸易与无碱玻纤布粘结不牢而造成分层、起泡现象这一普遍技术难题,制成的电机用中胶云母带品质更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层云母纸在抄造过程中采用新工艺,在抄造成云母纸时,将粗、细浆分别上在不同网笼上复合在同一张云母纸上,通过造纸网笼复合制成上、下两层,上层为细浆层1,下层为粗浆层2,既解决云母带上胶后易分层及起泡的技术难题,又节约了生产过程中的胶用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受本专利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南杰电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南杰电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1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MOSFET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裂隙岩体巷道轴线走向确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