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点烟器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1746.0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4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曹磊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润家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Q7/22 | 分类号: | F23Q7/22;H02H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点烟器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点烟器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锂电池点烟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1120486834.X、公告日为2012.07.11、专利名称为电子点烟器控制电路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点烟器控制电路,其包括电热丝、点火开关,还包括可充电锂电池、集成芯片及充电接口;所述的电热丝的两端连接在可充电锂电池的两个放电端口上;所述的可充电锂电池的一个充电端口连接在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上,所述的可充电锂电池的另一个充电端口接地;所述的充电接口连接在集成芯片的第二引脚上;所述的点火开关串联在连接可充电锂电池一个放电端口和电热丝的一端的线路上。该电子点烟器控制电路带可充电电源。然而,这种电路无法实现对锂电池进行过电压放电保护、过流保护、电池短路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构思的锂电池点烟器控制电路,其结构紧凑,工艺成熟简单,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锂电池点烟器控制电路,包括锂电池和点烟电路,所述点烟电路包括开关、第一电阻、发热丝和MOSFET管;发热丝的一端与锂电池的正极电连接、发热丝的另一端与MOSFET管的D极电连接,开关与第一电阻串联后的一端连接在锂电池的正极与发热丝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上、开关与第一电阻串联后的另一端与MOSFET管的G极电连接,MOSFET管的S极接地。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开关为轻触开关。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处理器、双N沟道增强型功率MOSFET管、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处理器的第五引脚经第二电阻与锂电池的正极电连接,处理器的第六引脚与锂电池的负极电连接,处理器的第一引脚与双N沟道增强型功率MOSFET管的第六引脚电连接,处理器的第三引脚与双N沟道增强型功率MOSFET管的第四引脚电连接,处理器的第二引脚经第三电阻、第四电阻连接在第一电阻与MOSFET管的G极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上,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MOSFET管的S极电连接,双N沟道增强型功率MOSFET管的第一引脚连接在处理器的第六引脚与锂电池的负极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上,双N沟道增强型功率MOSFET管的第二引脚与双N沟道增强型功率MOSFET管的第五引脚电连接,双N沟道增强型功率MOSFET管的第三引脚连接在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电容,该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电阻与处理器的第五引脚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上,电容的另一端与锂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充电接头,该充电接头的正极与锂电池的正极电连接,充电接头的负极接地。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接头的正极经二极管与所述锂电池的正极电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五电阻、发光二极管,充电接头的正极经所述第五电阻、发光二极管接地。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点烟器控制电路采用了MOSFET管结构,由于MOSFET管内阻小,使得该点烟电路能量损耗低;再者,MOSFET管在电路中作为一种电子开关,并且是以电压控制的方式控制电路的通断,提供了一种新构思的控制电路。
2、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点烟器控制电路采用保护电路结构,能够实现在锂电池放电时对锂电池形成过电压放电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在对锂电池充电时对锂电池形成过电压充电保护,有效地保护锂电池在电路正常地情况下使用,以提高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再者,这种保护电路可以与点烟电路设置在一个印制电路板上,具有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3、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点烟器控制电路能够避免感应开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N沟道增强型功率MOSFET管的引脚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润家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润家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1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