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61565.8 | 申请日: | 2013-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3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孟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冬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7/1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反片冲孔型的LED灯管。
背景技术
LED照明产品正日渐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由于LED的技术持续更新,现在LED灯管已经能在光通量和显色上面完全替代传统产品,但在成本上面还是有劣势,无法和传统灯管抗衡。基于成本上面考虑,我们需要降低灯管里面灯珠的数量;但基于光照效果(光通量,光斑)考虑,我们需要相当数量的灯珠保证出光效果均匀。为了在其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我们采用对光源内部腔体进行二次光学处理,以提高灯管的出光均匀度及光通量。
因为市场上传统的灯管工作原理是在通过焊接在灯板上的LED灯珠通上电流后发光,然后通过外面的雾面或透明外罩来做扩散混光以提高产品的光的均匀性,但这涉及到两点:灯板上面的白油经过高温焊接后会变黄,从而使出光效率下降;雾面灯罩的透光率一般都不高。这就导致普通雾面灯管的出光效率都低于90%。基于解决以上的两点问题,我们可以找到两个对策:提升灯板的反射效率;提升内部腔体的反射效率。这样我们就需要在内部腔体内通过一定手段来提升整体的反射效率将更多的光反射出来。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在灯板上设置有白反片,将一种高反射效率的白反片覆盖到LED灯管的灯板上,其设置白反片的方法是,对应具体的LED灯管,开设对应的模具,然后将白反片夹持在模具中加热定型,最后卡接在LED灯管中,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卡接白反片一般都是在散热管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槽,生产麻烦,结构相对复杂,而且白反片不能够全面的遮盖于LED灯管内的除灯板以外的部分,减低反射效率。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LED灯管是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提高LED灯管整体反射效率的LED灯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决技术方案为:一种LED灯管,包括光学罩、灯板、LED灯珠、散热管和白反片,所述光学罩与散热管适配对接形成灯管,所述散热管上设置有对应的两个卡槽,灯板适配的安装于两个卡槽中,灯板面向光学罩的一侧上设置所述灯珠,所述白反片上一一对应于所述灯板上的LED灯珠设置有通孔,所述白反片上沿纵向设置两条相互平行的折线,两条折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灯板安装后面向光学罩的宽度,大于灯板上LED灯珠排列的宽度,折线内侧的白反片粘贴于灯板上,折线外侧的白反片分别粘贴于灯板两侧的散热管上并延伸至光学罩,且LED灯珠穿过所述通孔。
其中,所述对应的两个卡槽靠近灯板正面的侧壁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由卡槽底部一侧向卡槽开口方向逐渐降低的斜面。
其中,所述斜面的角度为0-15度。
其中,所述白反片为发泡次数六次以上的白反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区别于现有技术的LED灯管,使用模具夹持白反片加热定型后卡接于灯板上,结构复杂且只可以遮盖灯板,反射面积小,减低反射效率,同时开设模具,提高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LED灯管,白反片适配的贴合到LED灯管的灯板上及其灯板两侧的散热管上并延伸至光学罩,这样就会将LED灯管内除了LED灯珠之外的全部区域都设置有白反片,整体的提高了LED灯管的灯光反射效率,而且不需要另外的开设模具,结构简单,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而白反片上压制的折线,由于灯板是卡接在散热管上的,所以两者之间有阶梯差,在粘贴白反片时需要弯曲或弯折白反片,折线的压制可以方便白反片的弯折,同时设置两条折线,可以使得白反片的弯折位置、角度相对的稳定,使得整体的LED灯管的反射效率、出光角度均匀整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LED灯管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LED灯管的正面视图。
图中:1、光学罩;2、散热管;3、灯板;4、LED灯珠;5、白反片;51、折线;6、卡槽;7、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方式的一种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冬,未经李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15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反射式自动开盖的导声胶瓶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