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芯电缆拉直钳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61417.6 | 申请日: | 2013-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6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叶传海;李辛鹏;卢峰;李江吉;张文庆;姚卫东;高崇滨;刘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济阳县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郑宪常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拉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加工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对单芯电缆进行拉直的工具。
背景技术
在二次电缆敷设工程中,二次电缆受外力影响普遍存在弯曲现象,为达标国网公司二次电缆规范施工要求,二次施工人员通常采用手工恢复电缆线芯形变的方式。此方式费时费力,且施工效果不佳,导致二次电缆施工工作效率低下,工艺达标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芯电缆拉直钳,通过固定于支撑架内的模具实现对单芯电缆的夹持,通过握住手柄、拉动单芯电缆实现单芯电缆的拉直,用于解决电力施工中,手动拉直单芯电缆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芯电缆拉直钳,包括支撑架、模具和手柄。
所述支撑架是模具的固定部件,包括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两者铰接形成一个筒状;
所述模具包括左模具和右模具,左、右模具分别固定在左、右支撑架内,并在左、右模具相互配合的一侧分别设有半圆形通孔;
所述手柄为固定在支撑架上的杆件。
进一步地,所述左、右支撑架均为C形板,且两者一端通过铰接形成一个圆筒。
进一步地,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均为半圆形板,且左、右模具上的半圆形通孔位于模具圆心处。
进一步地,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通过销轴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模具和手柄均为铁件,所述左、右支撑架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手柄为圆柱杆且分别焊接在左、右支撑架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于支撑架内的模具实现对单芯电缆的夹持,通过握住手柄、拉动单芯电缆实现单芯电缆的拉直,有效解决了电力施工中,手动拉直单芯电缆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右支撑架,21右模具,22左模具,3手柄,4左支撑架,5销轴,6半圆孔,7单芯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架、模具和手柄3。
如图1所示,支撑架包括右支撑件1和左支撑件4,左、右支撑架均为C形板,两者相对设置,并通过销轴5铰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圆筒。右支撑架1的上端为凸字形,并在凸字形结构上设有容纳销轴5的通孔;左支撑架4的上端为凹字形,在凹字形结构上设有容纳销轴5的通孔。销轴5穿过左、右支撑架上的通孔并将左、右支撑架铰接在一起。
在左支撑架4和右支撑架1的内侧圆弧中分别嵌入固定有左模具22和右模具21,左、右模具均为半圆板,并在左、右模具的圆心位置分别设有半圆孔,使左、右模具分别成为一个半圆环形,左模具22和右模具21对在一起组成一个圆筒。
在左支撑架4和右支撑架1的下端分别焊接有手柄3,手柄3为圆柱铁杆,两手柄3组成倒V字形。
如图2所示,使用时,将两手柄3向外侧劈开,以使左模具22和右模具21分离,将弯曲的单芯电缆7放在左模具22和右模具21上半圆孔中,向内侧握动手柄3,使左模具22和右模具21贴合在一起,此时单芯电缆7置于左模具22和右模具21围成的圆筒中;另一只手向一侧拉动单芯电缆7,便可将单芯电缆7拉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济阳县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济阳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1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