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分析仪进气系统阻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1220.2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4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琤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分析 仪进气 系统 阻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分析仪进气系统阻水器。
背景技术
在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对温室气体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时,经常会用到诸如温室气体快速分析仪等气体分析仪器。这些仪器造价不仅非常昂贵,而且在检测气样时不允许有液态水进入进气系统。但运用一些特殊的检测方法如顶空法进行气样检测时有液态水进入是不能避免的。一旦有液态水进入进气系统,就会对仪器内部检测水蒸汽的原件造成破坏,需要高昂的费用进行返厂维修。
现有的仪器进气系统通常是使用半透膜性质的阻水膜进行防护,一些高等级的进口仪器也使用干燥管进行干燥,无论是哪一种,其造价都非常昂贵。而且如果人工安装不当,或者有大量液态水进入,这两种阻水措施也会失效,从而增加仪器损坏的风险,综上所述,现有实验分析用阻水装置存在阻水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具有很好的阻水效果的实验分析用阻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气体分析仪进气系统阻水器,它包括储水器,储水器的一侧、顶端分别与进气管、出气管连通,在储水器底端的出水口上设有出水阀,在出气管靠近储水器的一端设有阻气阀。
上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上设有直通接头。
上述进气管一端通入储水器内底部。
上述出气管上设有硅胶除水管。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采用进气管和出气管上设有直通接头的结构,能方便不同型号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转接;
采用进气管一端通入储水器内底部的结构,这样在储水器底部装有水后,气体与水接触能被清除气体中所含水蒸气;
采用出气管上设有硅胶除水管的结构,能提升水蒸气的清除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气体分析仪进气系统阻水器,它包括储水器1,储水器1的一侧、顶端分别与进气管2、出气管3连通,在储水器1底端的出水口4上设有出水阀5,在出气管3靠近储水器1的一端设有阻气阀8。
所述进气管2和出气管3上设有直通接头6。
所述进气管2一端通入储水器1内底部。
如图2所示,出气管3上设有硅胶除水管7。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首先需要将阻水器接入进气系统,并关闭出水阀5,打开阻气阀8。当带有水珠的气样通过进气管2进入阻水器后,首先将到达储水器1底部。气体中的水珠由于重力作用在储水器1的底部聚集,而剩余的气样将通过出气口的出气管3进入仪器。当储水器1的水量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关闭阻水器的阻气阀8,并打开出水阀5,气流将从出水阀出来,并将储水器中的水压出来。随后关闭出水阀,打开阻气阀,开始下一次进气。
如果气样中的水珠较小不易聚集,可在储水器1底部事先放置一定量的蒸馏水,当气样从进气口出来时,首先接触到蒸馏水,即可将气样中的水珠除去,若水量过多,也要关闭阻水器的阻气阀,并打开出水阀,气流将从出水阀出来,并将储水器中的水压出来。随后关闭出水阀,打开阻气阀,开始下一次进气。
如果仪器对气样中的水蒸汽含量要求较为苛刻,不允许有较多水蒸汽进入仪器,如图2所示,即在本阻水器出气口上端加装硅胶除水管7,气样通过该除水管时水蒸气含量将会大幅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1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