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极化集成电路结构的PLL-CS波段多功能降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0455.X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4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姜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百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D7/00 | 分类号: | H03D7/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化 集成电路 结构 pll cs 波段 多功能 降频器 | ||
1.一种双极化集成电路结构的PLL-CS波段多功能降频器,包括有依次导通连接的水平极化天线(1)、第一放大器(2)、第二放大器(3)、第一滤波器(4),和依次导通连接的垂直极化天线(5)、第三放大器(6)、第四放大器(7)、第二滤波器(8),以及与所述第一滤波器(4)和第二滤波器(8)的输出端导通连接的集成电路(9);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9)主要由极化交换器(91)、第五放大器(92)、第六放大器(93)、第一混波器(94)、第二混波器(95)、振荡器(96)、可程序频率合成器(97)、第一中频放大器(98)、第二中频放大器(99)和频率基准输入端口(90)组成;所述极化交换器(9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滤波器(4)和第二滤波器(8)的输出端导通连接,其两输出端分别设有依次导通连接的所述第五放大器(92)、第一混波器(94)、第一中频放大器(98)和依次导通连接的第六放大器(93)、第二混波器(95)、第二中频放大器(99),并形成第一中频输出端口(981)和第二中频输出端口(991);所述可程序频率合成器(97)包含锁相回路,其输出端与所述振荡器(96)的输入端导通连接,所述振荡器(96)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混波器(94)和第二混波器(95)导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集成电路结构的PLL-CS波段多功能降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降频器是双极化单输出降频器,还包括有功合器(10),所述功合器(1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中频输出端口(981)和第二中频输出端口(991)导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集成电路结构的PLL-CS波段多功能降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合器(10)是功分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极化集成电路结构的PLL-CS波段多功能降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器(2)、第二放大器(3)、第三放大器(6)、第四放大器(7)、第五放大器(92)、第六放大器(93)、第一中频放大器(98)和第二中频放大器(99)均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三极管放大器;所述第一滤波器(4)和第二滤波器(8)是带通滤波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化集成电路结构的PLL-CS波段多功能降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程序频率合成器(97)是一个程序可调的数位乘法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极化集成电路结构的PLL-CS波段多功能降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极化天线(1)的长度为C/S波段中一定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其放置位置距离所述多功能降频器上的微波波导管管壁为C/S波段中一定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所述垂直极化天线(5)的长度为C/S波段中一定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且其放置位置距离所述多功能降频器的上反射棒为C/S波段中一定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极化集成电路结构的PLL-CS波段多功能降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棒距离微波波导管管壁为C/S波段中一定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极化集成电路结构的PLL-CS波段多功能降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极化天线(1)的长度及其放置位置距离所述微波波导管管壁、所述垂直极化天线(2)的长度及其放置位置距离所述反射棒、所述反射棒距离微波波导管管壁均为C波段1.857cm~2.2cm 波长的四分之一或S波段2.78cm~3.26cm 波长的四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百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百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045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动态范围放大电路
- 下一篇:一种分离式可调压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