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拖把脱水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60184.8 | 申请日: | 2013-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伟明 |
| 主分类号: | A47L13/58 | 分类号: | A47L13/5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把 脱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拖把脱水篮。
背景技术
拖把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其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反复的对拖把进行清洗,目前,常将拖把放入拖把脱水篮中进行清洗脱水,亦即,在清洗状态需把脱水篮降落到桶底对拖把进行清洗,在脱水的时候将脱水篮升起,离开桶内的水面进行脱水。但目前市场所售的拖把托栏的结构大多复杂,生产成本高、周期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拖把脱水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拖把脱水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拖把脱水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桶体内设置的篮体,以及调节篮体沿桶体的桶高方向进行升降的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桶体外侧壁上沿桶高方向设置导轨,导轨上设有与其沿桶高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滑动调节部,该滑动调节部通过系带分别与篮体相对应的两侧壁连接,滑动调节部沿桶体桶高方向上、下滑动调节篮体进行升降。
进一步的方案为:
所述的导轨为两平行布置的杆体构成,所述的滑动调节部包括滑动底座、用于连接系带的卡夹、以及供人操作的脚踏板,卡夹、脚踏板、滑动底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卡夹、脚踏板均铰接连接固定在滑动底座上且构成铰接连接的铰接轴轴向均垂直于桶体桶高方向,滑动底座沿桶高方向的两侧边部设置滑管与杆体构成滑动套接配合,滑动底座固定在滑管的下端。
导轨上侧的桶体桶口处设置上导辊,篮体相对应两侧设置的系带经上、下导辊、折返后分别与卡夹相连接,滑管上端的管壁上设置分别设置第一耳轴,卡夹的相对的两侧开设第一轴孔与耳轴构成铰接配合,轴孔的孔壁开设有空缺部,滑管管壁上设有防止卡夹从第一耳轴上脱落的挡块。
滑管的中部管壁设置第二耳轴,脚踏板向的两侧开设与第二耳轴构成铰接配合的第二轴孔,脚踏板的板面上设置有防滑橡胶。
桶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弹性板件,弹性板件上开设有卡口,滑动底座上设置有卡舌,卡舌与卡口构成卡接固定配合,脚踏板上还设有抵靠部,抵靠部抵靠弹性板件使得卡舌从卡口内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上述结构的拖把脱水篮结构简单,可有效的对拖把进行清洗、脱水,生产成本低,对篮体在低体内的升降调节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卡夹、脚踏板、滑动底座与桶体侧壁之间的连接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拖把脱水篮,包括桶体11,桶体11内设置的篮体12,以及调节篮体12沿桶体11的桶高方向进行升降的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桶体11外侧壁上沿桶高方向设置导轨,导轨上设有与其沿桶高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滑动调节部,该滑动调节部通过系带17分别与篮体12相对应的两侧壁连接,滑动调节部沿桶体11桶高方向上、下滑动调节篮体12进行升降。上述结构的拖把脱水篮结构简单,可有效的对拖把进行清洗、脱水,生产成本低,对篮体12在桶体11内的升降调节操作简单。
具体的方案,所述的导轨为两平行布置的杆体13构成,所述的滑动调节部包括滑动底座14、用于连接系带的卡夹16、以及供人操作的脚踏板15,卡夹16、脚踏板15、滑动底座1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卡夹16、脚踏板15均铰接连接固定在滑动底座14上且构成铰接连接的铰接轴轴向均垂直于桶体11桶高方向,滑动底座14沿桶高方向的两侧边部设置滑管141与杆体13构成滑动套接配合,滑动底座14固定在滑管141的下端。导轨上侧的桶体11桶口处设置上导辊111,篮体12相对应两侧设置的系带17经上、下导辊111、112折返后分别与卡夹16相连接,滑管141上端的管壁上设置分别设置第一耳轴,卡夹16的相对的两侧开设第一轴孔与耳轴构成铰接配合,轴孔的孔壁开设有空缺部,滑管141管壁上设有防止卡夹16从第一耳轴上脱落的挡块142。通过上述方案的进一步实施,可实现对篮体12在桶体11内升降方便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伟明,未经周伟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0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带同步夹持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制造用前围板下板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