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盖缺失警示及智能无线电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9983.3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0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柯宝中;农小杰;柯宝进;潘绍明;蔡启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3/14 | 分类号: | G08B13/14;G08B7/06;G08B25/10;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张荣玖;韦微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盖 缺失 警示 智能 无线电 报警 系统 | ||
1.一种井盖缺失警示及智能无线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井盖缺失警示及智能无线电报警系统包括计算机监测终端(Ⅰ)、n个无线中继器(Ⅱ)和m个井盖缺失报警装置(Ⅲ);
所述计算机监测终端(Ⅰ)通过无线接口方式和n个无线中继器(Ⅱ)进行数据传输,接收m个井盖缺失报警装置(Ⅲ)的信息,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井盖的状态;
所述无线中继器(Ⅱ)负责收发附近的井盖缺失报警装置(Ⅲ)的信息给计算机监测终端(Ⅰ);
所述井盖缺失报警装置(Ⅲ)是安装在井盖下面的一种报警装置,包括电池(1), 压控开关(2),中央处理器(CPU)板(4), 由无线射频(5)、射频天线(6)、 GPS模块(7)、 和GPS天线(8)构成的无线报警传送装置, 警示系统(9)和声光报警装置;
所述电池(1)为系统提供了基本的电能,在井盖缺失的情况下提供发出声光报警信息能力;所述压控开关(2)是检测井盖是否缺失的触发开关,在井盖缺失或者井盖放置不平衡的条件下,开关打开给整个井盖缺失报警装置(Ⅲ)供电工作;
中央处理器CPU板(4)是整个井盖缺失报警装置(Ⅲ)的核心,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负责检测井盖的状态,并把井盖的信息通过无线射频(5)和射频天线(6)发送给无线中继器(Ⅱ),中继无线中继器(Ⅱ)会把收到的信息转发给计算机监测终端(Ⅰ),以便计算机监测终端(Ⅰ)及时了解井盖的状态信息;
无线射频(5)和射频天线(6)是系统在通电的条件下和无线中继器(Ⅱ)通信的通道,发送井盖状态信息的通道;
GPS模块(7)和 GPS天线(8)是接收GPS信息的模块,能把井盖的当前的经纬度接收下来,以便了解井盖的具体位置;
所述警示系统(9)和声光报警装置是在井盖在揭开的情况下自动弹起并通电,发出警示和和声光报警,提示路人和车辆注意避让前行,n和m的取值范围是: n为大于1小于1000之间的任意整数,m为大于1小于10000之间的任意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缺失警示及智能无线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缺失报警装置(Ⅲ)还包括一个关闭声音报警开关(3), 所述关闭声音报警开关(3)是个临时关闭声音报警的开关,被关闭后的声音报警过半小时后会自动重新报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缺失警示及智能无线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声光报警装置是由灯光报警棒Ⅰ(10)、灯光报警棒Ⅱ(11)、灯光报警棒Ⅲ(12)、灯光报警棒Ⅳ(13)和蜂鸣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缺失警示及智能无线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系统(9)是警示红旗弹出机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报警弹出机构,所述的报警弹出机构包括弹出弹簧(97)、复位弹簧(98)、控制杆(91)、控制杆安装座(92)、安装板(912)、压杆(94)、报警件安装杆(93)、安装在报警件安装杆上的报警警示物和固定在安装板上的锁紧槽(911),所述的安装板(912)或是直接安装在井壁上或是通过系统安装座(916)置于井内,所述的弹出弹簧(97)底端固定在安装板(912)上,弹出弹簧(97)顶端与报警件安装杆(93)连接,所述的控制杆(91)穿过控制杆安装座并通过控制杆安装座(92)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的压杆通过转动轴(910)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的压杆下端与控制杆活动连接,压杆上端与复位弹簧(98)顶端连接,复位弹簧(98)底端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的报警件安装杆上还设置有旗杆支杆(913),当报警弹出机构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的旗杆支杆(913)位于锁紧槽(911)内,压杆上端压紧旗杆支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盖缺失警示及智能无线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警示报警物是红旗(95)、警示灯(96)或反光警示带(914)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井盖缺失警示及智能无线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弹出机构的数量为3-8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99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