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9925.0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3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肖文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文玉 |
主分类号: | F21S4/00 | 分类号: | F21S4/00;F21V31/04;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条。
背景技术
LED灯条,也叫LED灯带,是指把LED组装在带状的FPC(柔性线路板)或PCB硬板上,因其产品形状像一条带子一样而得名。LED灯条因为使用寿命长(一般正常寿命在8~10万小时)、绿色环保而逐渐在装饰行业中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
在传统的LED灯条设计上(特别是硬灯条),如图1所示,通常通过在灯条的基板1'的上方灌封树脂或者硅胶形成灌胶层25',用于防水防潮以便适应环境的需求,但因所使用的树脂或者硅胶通常会与LED灯珠的荧光胶层相粘连或结合,因而常常会导致死灯,同时,灌封的树脂或者硅胶的厚薄不均也会导致严重的色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灌封树脂与LED灯珠的荧光胶层发生粘连而导致的死灯及灌封的树脂或者硅胶的厚薄不均而导致严重的色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灯条,包括基板、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多个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包括LED支架、设于所述LED支架上的反射杯,所述反射杯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透明胶层,还包括覆盖于各所述反射杯顶面的一体成型的模条层,各所述透明胶层之上均设有荧光胶层,所述荧光胶层覆设于所述模条层上并与各所述透明胶层正对设置,所述LED灯条还包括填充于所述模条层之下、各所述LED灯珠之间的空隙处的灌胶层。
具体地,所述模条层具有多个凹槽,各所述凹槽分别正对各所述反射杯,所述荧光胶层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部。
更具体地,所述凹槽为碗状。
具体地,所述凹槽为方形凹槽。
更具体地,所述模条层为一平整的条状体结构。
具体地,所述基板为柔性线路板。
具体地,所述基板为硬质线路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灯条,其通过设置模条层覆盖于各反射杯的顶部,将荧光胶层覆设于所述模条层上,从而使得灌封树脂或硅胶时胶体可与荧光胶层隔离,从而胶体不至于流至荧光胶层上与之发生粘连或结合,从而可大大减小死灯的几率,进一步地,由于模条层的限制作用,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灌封时胶体填充不均匀而导致灌胶层厚薄不均,从而可避免产生严重的色差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LED灯条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灯条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灯条,包括基板1、设于基板1上的多个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包括LED支架21、设于LED支架21上的反射杯22,反射杯22用于将LED光反射出去,反射杯22具有一凹槽221,凹槽221内填充有透明胶层23,透明胶层23顶端与反射杯22的顶端平齐,透明胶层23将LED灯珠的引线(图未示)包裹起来,从而对其进行保护,还包括覆盖于各反射杯22顶面的一体成型的模条层3,各透明胶层23之上均设有荧光胶层24,荧光胶层24覆设于模条层3上并与各透明胶层23正对设置,LED灯条还包括填充于模条层3之下、各LED灯珠之间的空隙处的灌胶层25,灌胶层25使得该LED灯条可防水防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灯条,其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的模条层3覆盖于各反射杯22的顶部,将荧光胶层24覆设于模条层3之上,从而使得灌封树脂或硅胶时胶体可与荧光胶层24隔离,从而胶体不至于流至荧光胶层24上与之发生粘连或结合,从而可大大减小死灯的几率,进一步地,由于模条层3的限制作用,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灌封时胶体填充不均匀而导致灌胶层25厚薄不均,从而可避免产生严重的色差问题。
具体地,作为一实施方式,模条层3可为一平整的条状体结构,其同样可起到将荧光胶层24和灌胶层25隔离而不发生粘连或结合的作用。作为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模条层3上具有多个凹槽31,各凹槽31分别与各反射杯22正对,荧光胶层24位于凹槽31的底部,凹槽31的设置使得在点荧光胶时更便捷,目标性更强,从而点胶的准确性更高。
进一步地,作为一实施例,凹槽31可为碗状,碗状凹槽既利于胶液的流动,便于荧光胶的沉积。
当然,凹槽31也可为方形凹槽或方锥台形凹槽,其形状并不引以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文玉,未经肖文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9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