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9704.3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1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仰;董凯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史丹利安防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10 | 分类号: | E05B1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闩。
背景技术
按目前一般习用盒状锁锁闩,该盒状锁锁闩内部具有一固定闩与一活动闩,该固定闩的伸缩移位一般借由旋钮或是利用钥匙的转动来完成,而活动闩的伸缩移位是借由把手的旋转与释放来驱动,但是一般使用者操作旋钮或钥匙驱动该固定闩缩入盒状锁锁闩内部时,仍须操作把手驱动第一锁闩才能开启门扉,使用上造成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锁闩,该锁闩内部的锁组驱动件,可直接带动第二锁闩位于闭锁与解锁的位置,当第二锁闩位于解锁的位置,锁组驱动件可进一步带动第一锁闩从上闩的位置移动到解闩的位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锁闩,包括:
一壳体;
一第一锁闩,安装于壳体内,可位于解闩的第一位置与上闩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一第二锁闩,安装于壳体内,可位于解锁的第一位置与闭锁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一带动件,可驱动第一锁闩;
一辅助带动件,可安装于该带动件上,并可驱动第一锁闩;
一传动件,安装于第二锁闩,可随第二锁闩移动;
当第二锁闩位于解锁的第一位置,转动一锁组驱动件,会驱动传动件推动辅助带动件,进而推动第一锁闩往解闩的第一位置移动。
进一步,辅助带动件,具有一拨动部;第一锁闩,具有一被拨动部,辅助带动件的拨动部可推动第一锁闩的被拨动部移动,使第一锁闩移动到解闩的第一位置。
进一步,辅助带动件,具有一被推动部;传动件,具有一推动部,传动件的推动部可推动辅助带动件的被推动部移动一角位移。
进一步,传动件,具有一被带动部;锁组驱动件,具有一带动部,当第二锁闩位于解锁的第一位置时,锁组驱动件的带动部可推动传动件的被带动部移动一距离。
进一步,带动件具有一第一凸缘与一第二凸缘;辅助带动件具有一孔,辅助带动件的孔套设于带动件的第二凸缘,辅助带动件可与带动件产生相对运动。
进一步,包括一扭力弹簧,可套设于该带动件的第一凸缘。
进一步,扭力弹簧具有一第一弯折部与一第二弯折部,壳体具有一支承部,带动件有一延伸部,第一弯折部支承于该支承部,第二弯折部支承于延伸部。
进一步,第二锁闩具有一第一凸柱,传动件具有一孔,传动件的孔可套设于该第二锁闩的第一凸柱。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锁闩中,锁闩内部的锁组驱动件,可直接带动第二锁闩位于闭锁与解锁的位置,当第二锁闩位于解锁的位置,锁组驱动件可进一步带动第一锁闩从上闩的位置移动到解闩的位置,使用者操作旋钮或钥匙驱动该固定闩缩入盒状锁锁闩内部时,无须操作把手驱动第一锁闩就能开启门扉,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锁闩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带动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带动件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锁闩的第一锁闩与第二锁闩皆位于伸出壳体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锁闩的第一锁闩位于伸出壳体的位置与第二锁闩位于局部缩入壳体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锁闩的第一锁闩与第二锁闩皆位于缩入壳体的位置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壳体 11 底座
111 容室 112 支承部
1121 凹槽 113 固定柱
114 第一孔 115 第二孔
116 导槽 117 第一锁闩穿设孔
118 第二锁闩穿设孔 12 盖板
122 支承部安装孔 123 固定柱安装孔
124 第一孔 125 第二孔
126 长槽 127 短槽
13 面板 131 第一锁闩孔
132 第二锁闩孔 2 第一锁闩
21 杆件 211 被拨动部
212 固定环槽 213 固定环
214 弹簧 215 环
22 第一锁闩头 31 带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史丹利安防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史丹利安防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97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磁性粉末电磁驱动送粉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钵式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