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精准排种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9294.2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7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杰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3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精准 排种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具体而言,是一种主要用于播种玉米、黄豆、绿豆、高粱等多种作物的排种器装置。
背景技术
播种机是整个全程机械化体系的关键机具,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作业工序及其它机具的发展。排种器是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当前排种器种类型有:传统木耧、外槽轮式、窝眼式,强推种式、振动式、鸭嘴式、纸带式、皮带式、海棉式等。这些排种器具有一般排种器的充种、清种、护种、排种等基本功能。但都存在不同的缺陷而不能较好的满足种植要求,例如清种毛刷磨损快,各行均匀差不易调节,变异系数大,破碎率高;结构复杂,不易更换零件;机构笨重,取种不精确,制造成本高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精准排种器装置,该装置具有排种均匀、不损伤种子、调节亩播量方便、易清种的特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精准排种器装置,包括种箱、调节环、取种盘、取种管、排种盘、排种管、轴和轴承;调节环是中空圆柱体,侧面中部开有轴孔,底端开有清种口,下部侧面开有进种口,种箱底部与该进种口连通;排种盘是具有环形翼板的空心圆柱体,翼板与调节环固定,圆柱面顶端开有排种孔,排种管连接于排种孔;调节环内设有取种盘,取种盘上均布有取种管;取种管是两端开放的中空柱状体,取种管柱体表面开有取种口,底部支撑于排种盘的圆柱面上;轴前端与取种盘的中心固定。
通过外接驱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轴,轴带动与其连接的取种盘以及取种盘上的取种管转动,种箱内的种子从进种口流入调节环内腔的充种区,转动至充种区的取种管通过取种口在充种区取种后填满取种管内腔,充种区内多余的种子靠重力作用自动从清种口清除,取种管转动至排种盘顶部时,种子从排种孔落入排种管内排出,能过旋转调节环可改变侧面的进种口的位置,从而可以改变进入充种区种子的数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调节环与排种盘的翼板通过锁紧螺栓固定,旋转锁紧螺栓让螺钉尖顶住排种盘,即可固定调节环,有助于旋转调节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取种管顶部装有调节螺栓,通过旋转调节螺栓可改变取种管内腔的容积,改变进入取种管种子的多少,从而能方便调节亩播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调节环在取种盘一侧的侧壁上装有有机玻璃,可以帮助操作人员观察排种器内部充种量等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精准排种器装置,不需要刮种毛刷或其它刮种片、排种均匀、不损伤种子、调节亩播量方便、易清种、通用性好、工作可靠、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中,1-种箱,2-调节环,3-取种盘,4-取种管,5-排种盘,6-排种管,7-轴,8-轴承,9-清种口,10-进种口,11-排种孔,12-取种口,13-锁紧螺栓,14-调节螺栓,15-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精准排种器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种箱1、调节环2、取种盘3、取种管4、排种盘5、排种管6、轴7和轴承8。
调节环2是中空圆柱体,侧面中部开有轴孔,底端开有清种口9,下部侧面开有进种口10,种箱1底部与该进种口10连通。调节环2内部的进种口10附近形成充种区,种箱1中的种子从进种口10进入调节环2内腔,在充种区堆积。通过旋转调节环2,可以改变进种口10位置,如图2所示,逆时针旋转调节环2时,调节环2的位置升高,会有更多的种子进入充种区;顺时针旋转调节环2时,进入充种区的种子数量会减少。
排种盘5是具有环形翼板的空心圆柱体,翼板与调节环2固定,圆柱面顶端开有排种孔11,排种管6连接于排种孔11。
调节环2内设有取种盘3,取种盘3上均布有取种管4;取种管4是两端开放的中空柱状体,取种管4柱体表面开有取种口12,底部支撑于排种盘5的圆柱面上。
轴7前端与取种盘3的中心固定,轴7的末端连接链轮15,链轮15连接电机。轴承8分别设置在调节环2和排种盘5的中部轴孔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杰,未经张世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9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颗粒防护口罩
- 下一篇: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表面软组织剥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