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块造粒机上的挤压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9273.0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9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汪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4 | 分类号: | B2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21424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铅块 造粒机上 挤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块造粒机上的挤压辊。
背景技术
在铅酸蓄电池制造行业中,传统铅粉的加工方法是,先将原料铅锭熔铸成较小的铅粒,再将铅粒放入铅粉机中,铅粒在铅粉机中互相撞磨成铅粉。在这种早先的生产工艺中,铅锭的熔铸过程,必然会产生损耗,同时熔铸过程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破坏。
随着生产工艺的提升,铅粉的生产工艺也有了改进,由铅锭转化铅粒的过程不再采用传统熔铸的方式,被铅锭造粒自动生产线所取代,铅锭由输送机构送入铅锭切块机构中切成铅块,再将铅块1送入铅块造粒机中制成大小适中的铅粒。目前,如图1所示,铅块造粒机大多采用两个同步对转的挤压辊2,挤压辊2沿图1中的箭头方向相对旋转,挤压辊2的弧形面上分布有凹凸交错排列的凸台4和凹槽3。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块造粒机上的挤压辊,该挤压辊通过推杆和相对挤压辊中心轴偏心的顶轴的配合,将挤压辊凹槽中的铅粒顶出。
本实用新型一种铅块造粒机上的挤压辊,所述挤压辊为中空的套筒,挤压辊内偏心设置有顶轴,挤压辊上凹槽底部设置有顶推孔,推杆放射状地插置在所述顶推孔上,随着挤压辊的旋转,所述顶轴顶推所述推杆沿顶推孔伸出,同时将所述凹槽内的铅粒顶出挤压辊。
进一步,所述凹槽呈开口处至底部逐渐缩小的方槽。
进一步,所述推杆上设置有避免其与挤压辊脱离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推杆顶推铅粒这一端的第一限位机构和设置在推杆顶靠在所述顶轴这一端的第二限位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为与所述凹槽底部形状相匹配的托板。
进一步,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为限位销。
本实用新型一种铅锭造粒机上的挤压辊,利用推杆和顶轴将挤压辊滚切的铅粒由凹槽中顶出,凹槽形状设置成底部小、开口处大的形式使铅粒更容易与凹槽脱离,推杆上设置两个限位机构避免推杆与挤压辊脱离,第一限位机构设置成托板的形式便于对凹槽内铅粒的顶推,受力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挤压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铅块造粒机上的挤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铅块造粒机上的挤压辊的具体实施例,挤压辊9为中空的套筒,挤压辊9沿图2中的箭头方向绕其轴线同步相对旋转,挤压辊9的弧形面上分布有凹凸交错排列的凸台4和凹槽3,凹槽3呈开口处至底部逐渐缩小的方槽,使铅粒更容易与凹槽脱离。挤压辊9内偏心设置有顶轴5,挤压辊9上凹槽3底部设置有顶推孔10,推杆6呈放射状地插置在顶推孔10上,推杆6上设置有避免其与挤压辊9脱离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推杆6顶推铅粒这一端的第一限位机构和设置在推杆6顶靠在顶轴5这一端的第二限位机构,常用的限位机构多种多样,在图中具体例举出第一限位机构为与凹槽3底部形状相匹配的托板7,第一限位机构设置成托板7的形式便于对凹槽3内铅粒的顶推,受力更加均匀,第二限位机构为限位销8,还可以是凸缘等,只要限位机构无法自由通过顶推孔10即可。
随着挤压辊9的旋转,铅块1由挤压辊9切成大小适中的铅粒置于凹槽3内,顶轴5顶推推杆6沿顶推孔10伸出,同时将凹槽3内的铅粒顶出,随着挤压辊9的继续旋转,推杆6与顶轴5脱离,并依靠其自身重力沿顶推孔10退回挤压辊9内。
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这些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符合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92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刀剑的手柄
- 下一篇:用于工业机械的永磁体倾斜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