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银鱼冷冻加工用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9207.3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3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单峻峰;任百洲;蒋国涛;单金根;单志鹏;杨暑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峻峰 |
主分类号: | B65D19/08 | 分类号: | B65D19/08;B65D19/3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4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鱼 冷冻 工用 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盘, 尤其是一种银鱼冷冻加工用托盘,用于鱼类冷冻加工中。通过冷冻加工用托盘,可以使冷冻加工的银鱼块形平整,冷冻温度均匀,提高了银鱼的加工质量,并且节约人力物力。
背景技术
银鱼是银鱼科(Salangidae)鱼类的总称,世界已知银鱼科种类有8属17种,中国有8属15种,其中特有种6种,世界上95%以上的银鱼产自中国,无论是种类还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江苏是我国银鱼原产地区,资源丰富,质地优良,特别是太湖银鱼更是久负盛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银鱼是水产品出口的名特优品种,历来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也是湖区周边群众发家致富的优质水产品种。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银鱼的生产、消费的主产区,太湖年产量最高时曾达2179吨。到了1996年,随着水域污染、江河湖泊的阻隔、生态条件恶化等因素,太湖地区的银鱼产量下降到500.1吨,品质亦有所降低,对物种的续存都构成了直接的威胁。近年来,随着人工增殖放流数量的增大,银鱼产量逐年回升。
大银鱼长约十至十五厘米,主要分布于东海、黄海、渤海沿海及长江、淮河中下游地区的湖泊水库,属河口性鱼类。太湖银鱼历史悠久,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盛产银鱼。宋人有“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将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清康熙年间,银鱼被列为贡品,与白虾、鲌鱼并称为“太湖三白”。太湖新银鱼是淡水鱼,长约四至八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型略大。太湖新银鱼春季在湖边芦苇和水草茎上产卵,产期主要集中于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下旬,此时也是捕捞银鱼的汛期。素有“五月枇杷黄,太湖银鱼肥”之说。大银鱼的产卵时间在冬季。银鱼营养丰富,肉质细腻,洁白鲜嫩,无鳞无刺,无骨无肠,含多种营养成分,被称为“鱼中人参”。冰鲜银鱼远销海内外,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银鱼在我国历代医学典籍中屡获好评。《食物本草》记载,银鱼能够“润肺、止咳”;《医林撰要》:“补肺清津、滋阴、补虚劳”;《中药大辞典》:“补虚、健胃、益肺”;《食疗本草》:“银鱼具有补虚、止咳、清积、健胃、益肺、利水之功效”,“银鱼可食率为100%,为营养学家所确认的长寿食品之一”。
通常银鱼在进行冷冻加工时,需要放入规格不一的容器中,有的甚至直接将银鱼放入塑料袋后冷冻,这样的缺点是容器中银鱼的温度不能均匀发散出去,导致银鱼冻结后的块形凹凸不平,不能保证质量,同时为了让各部分都完全冷冻,需要消耗更多的电力,增加了冷冻时间,又浪费了人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使银鱼温度均匀散发,冷冻出来的银鱼块形平整,保证了银鱼质量,并且节约了人力物力,大大缩短了冷冻时间的银鱼冷冻加工用托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银鱼冷冻加工用托盘,包括托盘和放置于托盘中的多个隔条;
所述托盘呈顶部敞开的长方体形,该长方体托盘的四条侧边均向内翻伸并焊接在相邻侧边上形成侧面包边,所述托盘四边的顶部均向外翻伸形成顶部翻边;
所述单个隔条为一根铝合金条弯折形成的首尾相连长方形隔条,多个隔条置于托盘内,将托盘平均分成多块区域。
所述托盘的四个顶部翻边形成的环形凹槽中设置有环形的铅丝。
所述托盘为铝合金托盘。
所述隔条为铝合金隔条。
所述长方形隔条包括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第四折边和第五折边,包括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第四折边和第五折边中相邻两条边的夹角为直角,其中第五折边设于第一折边的后侧,所述第五折边为短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这种银鱼冷冻加工用托盘通过制成一个导热性好、牢固并且防漏的铝合金托盘,并在托盘内装如多个铝合金隔条,可以将托盘内分成多块冷冻区域,将经过包装的银鱼放入铝合金托盘中的每块冷冻区域后,冷冻时,银鱼的温度可以均匀地发散出去,最终使冷冻出来的银鱼块形平整,保证了银鱼的质量,同时克服了以往托盘散热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缩短了冷冻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银鱼冷冻加工用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托盘棱角出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隔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托盘1、侧面包边1.1、顶部翻边1.2、铅丝1.3、隔条2、第一折边2.1、第二折边2.2、第三折边2.3、第四折边2.4、第五折边2.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峻峰,未经单峻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9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转速测试仪
- 下一篇:二次压降/二次负荷在线监测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