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凹透镜成像演示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9085.8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6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跃;任振道;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2 | 分类号: | G09B2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透镜 成像 演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凹透镜成像演示仪。
背景技术
凹镜是一种根据光反射制成的抛物面形的光学仪器,又叫凹面镜。凹透镜亦称为负球透镜,镜片的中央薄,周边厚,呈凹形,所以又叫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光线通过凹球面透镜发生偏折后,光线发散,成为发散光线,不可能形成实性焦点,沿着散开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投射光线的同一侧交于一点,形成的是一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凹透镜的成像由以下原理:
当物体为实物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时,成像于无穷远;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以外两倍焦距以内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两倍焦距时,成与物体同样大小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两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中小学物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可以了解凹透镜成像原理,较好的是通过特定的演示仪来进行教学,而现在鲜有一种较好的可以用于凹透镜成像原理演示的演示仪,大大阻碍了教学的演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中小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现在鲜有一种较好的可以用于凹透镜成像原理演示的演示仪,大大阻碍了教学的演示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凹透镜成像演示仪用于凹透镜成像原理演示。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凹透镜成像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两个空心圆柱体,所述两个空心圆柱体的一侧开口敞开,另一侧开口设有凹透镜,两凹透镜设置在两空心圆柱体的同侧,所述两凹透镜的主轴在同一水平高度且不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两空心圆柱体开口敞开的一侧设有延伸桶,以便于人手伸入。
所述延伸桶为开口逐渐增大的圆锥形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延伸桶的开口处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两个空心圆柱体内设有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座腿和设置在底座腿上的底座安装板,所述两个空心圆柱体设置在底座安装板上。
所述两个空心圆柱体的下部设有安装在所述底座安装板上的安装基部,以便于于两个空心圆柱体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凹透镜成像演示仪,通过精巧的设计,利用两个空心圆柱体中设置的凹透镜成像,在实现自己与自己进行握手的同时,生动地对凹透镜成像原理进行了演示,并且演示效果明显,大大有利于物理教学演示的进行。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通过对现有中小学物理学习过程中,凹透镜成像原理的演示需求的分析,发现由于现在鲜有一种较好的可以用于凹透镜成像原理演示的演示仪,大大阻碍了教学的演示效果的问题,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凹透镜成像演示仪以解决上述问题。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凹透镜成像演示仪,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整个凹透镜成像演示仪的其他组件,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一种较佳的方式,底座包括底座腿11和设置在底座腿11上的底座安装板12,凹透镜成像演示仪的其他组件均设置在底座安装板12上。
本实施方式中,底座安装板12上设有两个空心圆柱体2,两个空心圆柱体2的一侧开口21敞开,另一侧开口设有凹透镜(未示意),两凹透镜设置在两空心圆柱体2的同侧,两凹透镜的主轴在同一水平高度且不平行。为了便于于两个空心圆柱体2的安装,两个空心圆柱体2的下部设有安装在底座安装板12上的安装基部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90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