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指控光电小鼠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8887.7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0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钟小川;兰光;杨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市上杭县逸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控 光电 鼠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脑外设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鼠标器,尤其涉及一种两指控光电小鼠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脑的用途和功能也越来越多,作为电脑的重要输入设备之一的鼠标,应用光电技术后,使鼠标的移动轨迹精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对其使用环境的适应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可以说这是个革命性的跨越。于是,在这基础上,为了使鼠标更具人性化和更适合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厂商不断开发出各式各样的新款鼠标,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是,不管是什么款式的鼠标,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使使用者操作起来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舒适性。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现有技术的所有鼠标中,只有传统的平握式三键光电鼠标才是真正被广大用户所认可而成为最强势的主流款式,尤其是对工程设计和网游以及要经常使用鼠标的用户来说更是不可替代。然而,这种鼠标最大的缺点就是要以手腕与鼠标一起移动,即在移动鼠标的同时使手腕在桌面上摩擦,这样长时间工作就会导致手腕(腕骨突起部分)摩擦损伤(红肿、发炎、起茧)和疲劳,甚至患上所谓的“鼠标手”,严重时影响工作和危害身体健康。因此,近年来一些厂商推出了无需移动鼠标本体的表面轨迹球鼠标和触摸屏鼠标以及指套鼠标等等,但由于使用习惯和可操作性以及舒适性等问题,一直没有被太多的用户所接受。其实,从深度去分析鼠标,除了完善功能外,最重要的还是使用的灵活性和舒适性,这包括使用按键时与轨迹移动的协调性。当前,在应用了光电和激光技术后,鼠标的轨迹跟踪精度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已经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而在鼠标的灵活性和舒适性问题上,几乎还没有哪一款鼠标说得上是很满意的,只能是相对而言比较满意的。说到鼠标的操作性能,其关键还在于鼠标的外观形状。要知道,现在的光电鼠标外形还一直沿袭了之前的机械滚球鼠标的设计理念,那是由于机械滚球鼠标底部的滚球与栅轮滚轴联动,所以滚动时需要一定力度,所以不能把滚球做得过小,因为滚球越小其栅轮滚轴带给滚球的阻力就越大,同时,滚球越小,与桌面的接触面也就越小,接触面越小,其摩擦力就越小,其摩擦力越小就越不利于鼠标滚球的滚动,从而影响鼠标轨迹的精度。正因为机械滚球鼠标的滚球阻力较大和滚球体积较大,所以,鼠标设计者的初衷是想顺应人体工学要求而把鼠标故意做成外形象老鼠形状的,也因其形似老鼠而得名“鼠标”,其长度也基本上在90毫米至120毫米之间。那样,可以在鼠标内部腾出安装滚球空间的同时又可以自然地利用手掌心按住鼠标中间拱起部分对鼠标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在移动鼠标时达到有效拖动滚球滚动的目的。殊不知,这样压住鼠标在移动时是多么的生硬,尤其是在鼠标前后移动时,几乎是要与整个手掌一起移动,导致手腕与桌面产生摩擦,所谓的“鼠标手”大概就是这样被练出来的,要不是当时出于无奈,谁也不会愿意接受这样的鼠标。然而,我们知道,现在我们使用光电鼠标时都习惯用食指控制左键和滚轮键,用中指控制右键,用拇指和无名指轻轻捏住鼠标两侧轻松地移动鼠标,比起使用机械滚球鼠标来是轻松多了,那是因为光电鼠标的底部没有了滚球的缘故。既然如此,可是,至今为止,我们为什么还要把光电鼠标做成原来的样子呢?上面已经讲过,这种鼠标由于受其体积和外形的影响,要移动鼠标必须依靠拇指和无名指捏住鼠标的两侧才能实现,而且,由于鼠标过长,鼠标的尾部几乎紧贴手心,所以在前后移动时,几乎是鼠标与整个手掌一起移动,使用起来很不灵活,甚至经常要跳标移动。因此,针对于现在的光电鼠标而言,可以肯定地说,现有技术的鼠标外形的后半部分是完全多余的,甚至反而成了障碍,也就是说,应用光电技术后的光电鼠标只需保留现有技术鼠标的前半部分就可以了,而且使用起来会更加的灵活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使用起来十分灵活方便的小鼠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市上杭县逸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岩市上杭县逸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88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场通讯技术天线用线路板
- 下一篇:平面式立体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