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炉快速扒焦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8196.7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4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丁满占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佳华煤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3/00 | 分类号: | C10B3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芳 |
地址: | 06361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快速 扒焦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焦炉炉膛内扒出焦炭的装置,特别是在焦炉出现推焦困难时将炉膛内炽热焦炭快速清出设备,属于焦炉扒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焦炉生产中,随着焦炉炉龄的老化、配煤资源的日益紧缺及配煤比频繁更换等因素的影响,焦炉日常生产作业中经常会出现推焦困难。目前处理推焦困难的方法依然是传统的使用推焦杆和撮斗,循环撮焦炭,配合大量人力来扒焦作业,时间长、作业慢、人员安全得不到保障且严重影响后续生产操作。
传统的扒焦作业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撮斗在高温炭化室炉膛下(约1050℃)循环作业,加之炽热焦炭的烧烤、挤压,极易造成撮斗变形或掉落在炉膛内造成炉体损坏。
2、撮斗单次装载红焦量很小,需要人工再近距离扒除撮斗内的焦炭,最后用水浇灭才可,作业现场温度高、设备损害大、环境差、作业效率极低、人工劳动强度大。
3、每次扒焦作业需使焦饼与两侧炉墙露出明显收缩缝才可二次推焦,平均扒焦时间6~8h/炉,效率极低,且长时间敞露炉门导致炉墙开裂变形,严重影响炉体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焦炉快速扒焦机,这种快速扒焦机能够快速完成扒焦、排焦作业,提高焦炉扒焦作业速度,减少人工扒焦劳动强度,有效保证炉体寿命和作业人员安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焦炉快速扒焦机,它由走行平台、走行装置、扒焦耙斗、扒焦大臂、俯仰油缸及操作台组成,走行平台安装在推焦机外侧,走行装置安装在走行平台上,操作台安装在走行装置上,扒焦大臂的后端安装在操作台的上部,扒焦大臂的前端连接扒焦耙斗,俯仰油缸的缸体下端与操作台下部相连接,俯仰油缸的油缸推杆前端与扒焦大臂相连接,俯仰油缸与液压装置相连接。
上述焦炉快速扒焦机,所述走行平台高度介于焦炉操作台和推焦机主体平台之间,走行平台上有轨道,轨道中心线与炭化室中心线平行。
上述焦炉快速扒焦机,所述走行装置由走行轮组和两台走行电机组成,走行轮组与走行平台的轨道相配合,两台走行电机与走行轮组相连接,同步驱动走行轮组沿轨道前后移动。
上述焦炉快速扒焦机,所述扒焦耙斗和扒焦大臂均由耐热耐磨材质焊接拼装而成,扒焦耙斗的宽度窄于炭化室的洞宽,采用钩机抓斗结构,有配套的可更换耐磨耐热耙齿,扒焦大臂与扒焦耙斗采用法兰连接,扒焦大臂的宽度窄于扒焦耙斗,确保作业时二者均与炭化室墙面保持安全距离。
上述焦炉快速扒焦机,所述俯仰油缸与推焦机液压系统相连接,或单独增设液压装置。
上述焦炉快速扒焦机,所述扒焦耙斗、扒焦大臂、走行装置、操作台的中心线与炭化室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
上述焦炉快速扒焦机,所述扒焦耙斗抬起的最大高度低于炭化室顶10cm,扒焦耙斗下挖的最低高度高于炭化室底5cm,扒焦耙斗的宽度小于炭化室两侧墙面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
本实用新型由俯仰油缸实现扒焦大臂和扒焦耙斗的俯仰动作,配合走行装置前进后退即可完成扒焦作业。本实用新型可极大地减少扒焦作业时间至2~3h/炉,消除人工扒焦作业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既避免了因炽热焦炭烧伤人员、设备,又保护炉体安全、延长了炉体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走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走行平台1、走行装置2、扒焦耙斗3、扒焦大臂4、俯仰油缸5、操作台6、走行轮组7、走行电机8、炭化室顶9、炭化室底10、炽热焦炭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走行平台1、走行装置2、扒焦耙斗3、扒焦大臂4、俯仰油缸5及操作台6组成。
图中显示,走行平台1由工字钢焊接而成,走行平台1安装在推焦机外侧,走行平台1高度介于焦炉操作台和推焦机主体平台之间,走行平台1上有轨道,轨道中心线与炭化室中心线平行。
图中显示,走行装置2安装在走行平台1上,走行装置2由走行轮组7和两台走行电机8组成,走行轮组7与走行平台1的轨道相配合,两台走行电机8与走行轮组7相连接,同步驱动走行轮组7沿轨道前后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佳华煤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唐山佳华煤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81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