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冻溶脂术手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7973.6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5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贾建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宏强富瑞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02 | 分类号: | A61B1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付兴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冻 溶脂术手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保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冻溶脂术手具。
背景技术
冷冻溶脂,又名冷冻脂肪术,是将冷冻溶脂仪置于人体皮肤表面,使皮下组织冷却到5℃,脂肪细胞提前老化,并陆续死亡,通过新陈代谢排泄出体外,达到瘦身的效果,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冷冻溶脂系列的手具都是将局部皮肤吸入到手具内,通过与制冷板接触使得皮下脂肪内的三酸甘油酯转化成固体,再通过正常的代谢过程,温和地被消除及排出体外。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治疗部位面积过小,而手具的治疗窗口过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并且手具吸气罩边框与皮肤成90°,增加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冻溶脂术手具,通过本技术方案,可针对小面积溶脂减肥设计,使治疗更简单、更方便;治疗窗口为圆滑钝角,改变了手具工作时与皮肤接触处的工作角度,大大减轻了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冻溶脂术手具,包括有手具上盖、手具下盖和连接软管,所述手具上盖扣装在手具下盖上,所述手具上盖和手具下盖的尾部分别构成手柄,所述连接软管经手柄与手具上盖和手具下盖组成的内腔相连通,还包括有吸气罩、制冷板、制冷片、散热水箱和隔离罩,所述吸气罩的上端面固定在手具下盖的前部下端面上,所述手具上盖和手具下盖组成的内腔与吸气罩相连通,所述手柄轴线与吸气罩的中线夹角为120°,所述吸气罩两侧设置有透窗,制冷板固定在吸气罩的透窗内侧,所述制冷片和散热水箱依次向外设置,所述隔离罩扣装在散热水箱上,隔离罩四边固定在吸气罩上。
所述手具上盖前部上面设置有液晶板开口窗和按键,在手具上盖内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座,液晶控制板经安装框固定在手具上盖内侧的安装座上,液晶板开口窗与液晶控制板上的液晶显示器的位置相对应,液晶控制板上的控制按钮设置在按键下方。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吸气罩上面设置有向上凸起的连接插块,连接插块中芯为中空状,在手具下盖上设置有连接插座,所述连接插块插装在连接插座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冷冻溶脂术手具,通过本技术方案,可针对小面积溶脂减肥设计,改变了手具工作时与皮肤接触处的工作角度,制冷效果明显,大大减轻了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维护和修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中,1手具上盖、2手具下盖、3连接软管、4手柄、5吸气罩、6制冷板、7制冷片、8散热水箱、9隔离罩、10透窗、11液晶板开口窗、12按键、13液晶控制板、14安装框、15液晶显示器、16控制按钮、17连接插块、18连接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冷冻溶脂术手具,包括有手具上盖1、手具下盖2和连接软管3,所述手具上盖1扣装在手具下盖2上,所述手具上盖1和手具下盖2的尾部分别构成手柄4,所述连接软管3经手柄4与手具上盖1和手具下盖2组成的内腔相连通,还包括有吸气罩5、制冷板6、制冷片7、散热水箱8和隔离罩9,所述吸气罩5的上端面固定在手具下盖2的前部下端面上,所述手具上盖1和手具下盖2组成的内腔与吸气罩5相连通,所述手柄4轴线与吸气罩5的中线夹角为120°,所述吸气罩5两侧设置有透窗10,制冷板6固定在吸气罩5的透窗10内侧,所述制冷片7和散热水箱8依次向外设置,所述隔离罩9扣装在散热水箱8上,隔离罩9四边固定在吸气罩5上。
所述手具上盖1前部上面设置有液晶板开口窗11和按键12,在手具上盖1内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座,液晶控制板13经安装框14固定在手具上盖1内侧的安装座上,液晶板开口窗11与液晶控制板13上的液晶显示器15的位置相对应,液晶控制板13上的控制按钮16设置在按键12下方。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吸气罩5上面设置有向上凸起的连接插块17,连接插块17中芯为中空状,在手具下盖2上设置有连接插座18,所述连接插块17插装在连接插座18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宏强富瑞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宏强富瑞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7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