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路沿石安装架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7933.1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1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田兴勇;全有维;沈兴东;冯峰;赵宝峰;李宁;戴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52 | 分类号: | E01C19/5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路沿石 安装 架子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路沿石安装架子车,适合在市政道路附属工程中使用,特别是道路人行道、中央分隔带大型侧石的安装及短距离转运中使用,属于道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道路不断发展,对道路的整修、美观及形象要求日益提高,道路人行道侧石、中央绿化带组合式侧石,多采用花岗岩或大理石,石块体积大且重量大。人工转运及安装过程中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且不易操作。安装石料,耗费人工,施工速度缓慢。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人工配上简单工具,不能增加功效且安全隐患较大的情况下,提供一种便于现场对大、重型侧石运输、安装,减少人工投入,提升效率,降低安全隐患的安装架子车。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大型路沿石安装架子车,包括车架主体、起重端和支撑端;
所述车架主体包括主杆、主轴和安装在主轴两端的车轮,所述主杆的底端垂直固定于主轴的中部;
所述起重端包括起重杆,所述支撑端包括支撑杆,所述起重杆和支撑杆分别固定于主杆的两端,所述起重杆、主杆及支撑杆呈“Z”型结构;
所述起重杆的末端连接有夹石器,作为固定石料的夹具。
所述起重杆的末端与主杆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撑杆的长度。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起重杆与支撑杆分别与主轴、主杆所在平面垂直。
所述起重端还包括支杆,所述支杆两端分别与起重杆、主杆连接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所述起重杆末端通过钢丝连接夹石器。
所述支撑端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主杆连接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所述支撑杆的末端固定有手柄。
所述主杆与主轴之间对称固定有两根斜杆。
所述主杆长1.5m,支撑杆长4.5m,起重杆长0.75m。
为了施工操作时保护车架主体,所述起重杆与支杆连接点和起重杆与钢丝绳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为15cm,所述主杆与支杆的连接点和支杆顶端之间的距离为80cm。
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杠杆原理,加长支撑杆,使单人可轻易压起重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型路沿石安装架子车采用杠杆原理制作,减少了路沿石成品安装过程中人工不易移动、难以调校顺直度、摆放固定困难的缺点;利用架子车达到了移动、安装、摆放、调校、固定方便,人工使用少,节省工作时间,提升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架子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杆;2、主轴;3、车轮;4、斜杆;5、起重杆;6、支杆;7、夹石器;8、支撑杆;9、拉杆;1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大型路沿石安装架子车,包括车架主体、起重端和支撑端,所述起重端和支撑端分别固定在车架主体的两侧;
所述车架主体包括主杆1、主轴2和安装在主轴两端的车轮3,所述主杆1的底端垂直固定在主轴2的中部; 所述主杆1与主轴2之间对称固定有两根斜杆4。
所述起重端包括起重杆5和支杆6,所述起重杆5一端与主杆1的顶端连接,且与主轴2、主杆1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支杆6两端分别与起重杆5、主杆1连接形成三角形,
所述起重杆5的另一端通过钢丝连接有夹石器7,作为固定石料的夹具。
所述支撑端包括支撑杆8和拉杆9,所述支撑杆8的一端与主杆1的底端连接,且与主轴2、主杆1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拉杆9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8的远端、主杆1的顶端连接形成三角形,所述支撑杆8的另一端固定有手柄10;
所述起重杆5的末端与主杆1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撑杆8的长度。
其中:主杆、斜杆、起重杆、支撑杆和支杆均采用壁厚2.4mm,直径48mm的建筑钢管焊接而成,取材容易,制作简便。
所述主杆长1.5m,支撑杆长4.5m,起重杆长0.75m。
所述起重杆与支杆连接点和起重杆与钢丝绳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为15cm,所述主杆与支杆的连接点和支杆顶端之间的距离为80cm。
操作时2人便能完成,一人控制架子车,一人进行石料的固定,运输与安装均方便快捷。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7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棚管夹结构
- 下一篇:润滑油管道及具有该润滑油管道的造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