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波驱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57880.3 | 申请日: | 2013-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方海钰;张长知;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远帆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29/18 | 分类号: | A01M29/18;A01M29/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珩 |
| 地址: | 215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驱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波驱鸟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外接电源的各类输配电线路场所的驱鸟器。
背景技术
超声波驱鸟器是通过向四周发射超声波脉冲干扰刺激和破坏鸟类神经系统、生理系统,并且为了防止鸟类逐渐适应,采用扫频发射超声波,并定期更换超声波的频率到达驱鸟目的。
现有技术的驱鸟器的超声波驱动电路一般采用AB功放,两个电解电容滤波、两个电阻、一个三极管推动,两个三极管放大,驱动电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驱动电路输出功率低、驱动电压高、静态电流大,因此驱动电路效率较低,因此需要提出一种低功耗,输出功率高、驱动电压小、静态电流小的驱鸟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驱鸟器,通过发射可变频的超声波以及红色爆闪光来达到驱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声波驱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包括充电电池和充电电路,给MCU控制器供电;热释红外感应模块,包括电平转换电路和热释红外传感器,上述电平转换电路一端电连接上述热释红外传感器,另一端电连接上述MCU控制器;LED闪光模块,包括至少1个LED闪光灯、至少1路LED驱动电路以及至少1路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LED驱动电路一端电连接LED闪光灯,另一端电连接所述MCU控制器,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一端连接电源模块,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中电阻分压引出一条线路电连接所述MCU控制器;超声波模块,包括超声波喇叭和超声波驱动电路,上述超声波驱动电路包括四二输入与非门逻辑芯片和三极管,上述四二输入与非门逻辑芯片驱动所述三极管,再驱动上述超声波喇叭,上述超声波驱动电路一端电连接所述超声波喇叭,另一端电连接所述MCU控制器;MCU控制器,连接上述LED驱动电路、超声波驱动电路、红外感应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用于控制上述红外感应模块感应物体并且控制超声波频率以及LED爆闪频率。
优选的,上述四二输入与非门逻辑芯片采用CD4011芯片或者CC4011芯片。
优选的,上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稳压电路,上述稳压电路一端电连接铅蓄电池,另一端电连接MCU控制器。
优选的,上述充电电池为铅酸蓄电池或者锂电池,上述充电电池还包括太阳能电池。
优选的,上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用于防雷的真空放电管和瞬态电压抑制器,上述真空放电管和上述瞬态电压抑制器并联连接上述太阳能电池,上述充电电路还包括至少一个熔断器。
优选的,上述MCU控制器采用 ATtiny13芯片。
优选的,上述MCU控制器或者采用STC15F104芯片。
优选的,上述LED驱动电路采用AMC7135恒流驱动。
优选的,上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中包括至少两个电阻,上述两个电阻分压引出一条线路电连接上述MCU控制器。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发射可变频的超声波以及红色爆闪光来达到驱鸟的目的,并且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来供电,可以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连续工作很多天,由于超声波驱动电路采用CD4011逻辑芯片直接驱动超声波喇叭,并结合采用四个CD4011逻辑芯片产生四路对称信号驱动后级四个三极管,再驱动超声波喇叭,采用低电压供电和D型功放,采用D型功放相比AB类功放,在相同电压下驱动功率更大,静态电流小,损耗小,效率更高,结构简单具有高驱动电路效率、节能、静态电路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超声波驱动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热释红外感应模块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Ttiny13芯片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电源模块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STC15F104芯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远帆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远帆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78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